“船長閣下真是個天才軍事家。”
火繩槍過度到燧發槍還沒有幾年,刺刀出現的時間更短。
現在身處于時代洪流的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燧發槍和刺刀之間的配合,即將引發一場多么劇烈的軍事戰法變革。
引發這一輪軍事變革的,不僅僅看起來相對精巧的燧發槍槍機,更是毫不顯眼似乎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刺刀。
哪怕不起眼到竟然連個圣遺物都沒有獎勵給拜倫。
如今私掠艦隊中訓練有序,每一位海盜軍官都接受過拜倫的親自培訓,十分清楚燧發火槍隊配上刺刀后的五大優勢。
阿爾弗雷德耳畔再度浮現出拜倫的講話
“第一點,火繩槍彼此之間都帶著明火,要是離得太近,極有可能引火燒身,乃至誘發戰友身上的火藥爆炸。
必須相距一人以上,無法排列密集陣型。
燧發槍沒有明火,安全性大大提升,可以相距很近,打造成一堵由槍林彈雨組成的鋼鐵墻壁。”
“第二點,火繩槍完全沒有肉搏之力,必須額外配備長槍兵位于兩側保護,戰斗力浪費大半。
一個千人軍團,遠射時只有五百人;近戰時,也只有五百人。
而燧發槍配置刺刀,一個人既可以是火槍手,又是長槍兵,遠射時是千人軍團;近戰時,依舊是千人軍團。
一人二用,戰力大增”
“第三,火繩槍隊列間距太大。要是遇到兇悍的敵軍沖過來,往往會被一沖而散,不能堅守陣地。
而燧發槍配刺刀,遠可以齊射,近可以結為槍陣,隊形緊密,即使是近身肉搏也不會懼怕。
也沒有讓士兵懼怕、逃跑的空間。”
“第四點,火繩槍與近戰兵種配合,系統復雜,需要的戰法繁多。
而燧發槍配刺刀兵種統一,戰法也要簡單太多,對火槍手的人員素質要求更是會大幅降低。
而且,指揮體系統一后,即使兵將分離,也不會影響火槍隊的戰斗力。
保證高層牢牢握緊軍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火繩槍時代火槍手與近戰兵種配合,操練難度極高。
想要建成一支合格的隊伍,花上兩三年時間也很正常。
但燧發槍配刺刀,戰法不多,變化也不多,即使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只需花上幾個月練好隊列就可以直接上戰場。
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爆兵,讓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源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戰爭潛力。
只要開戰,隨時可以增兵百萬”
這種新式戰法,用拜倫上輩子看過的兵法來形容就是
“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
他前世每次看到國外影視中,在演繹大軍團作戰的時候。
竟然連陣型都沒有,亂糟糟互相混到一起捉對廝殺,誰先殺光對方,誰就是勝利者
那是打仗呢,還是打群架呢
沒有相應的先進組織力,憑什么去打你史書里動輒百萬的大戰
在低魔世界的軍團作戰,又哪有什么所謂高手發揮的空間
只有當人員、裝備、戰法互相匹配之時,才能真正發揮出“集眾之道”的統治力。
就像是按照這種拜倫首創的訓練模式,只需要隨便抓些罪犯、破產者、流浪漢都能輕易成軍,根本不影響戰斗力。
如果再給這樣一支本質是火槍隊的近衛軍,配備阿茲克的骷髏金幣,那就是真正的死亡之翼了
排隊槍斃又如何
來來來,我們先死為敬,各位隨意。
“殺”
此刻,獵頭族近距離丟過來的爆炸人頭,被鷹靈武士掀起的狂風猛然吹飛。
隨后那幾個土著一頭撞上了并非形容詞的“槍林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