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早上忙著在虛擬股市收網,又經歷過一場向風海峽的激烈海戰。
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了一天中的傍晚。
天上下了一天的大雨不僅沒有停,反而越下越大,漆黑的云層也越積越厚。
再加上那團詭異的霧氣悄然之間四下合圍,還不等完全入夜,國際港中就徹底的黑了下來。
城內居民區的一座房子里,由父母和三個孩子組成的一家五口人正準備享用晚餐。
開動之前還不忘雙手握在胸前,進行餐前禱告。
如果讓虔誠的教士們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十分欣慰,但要是聽到他們口中的祈禱詞,卻八成要氣到七竅生煙。
然后將他們通通送上火刑架。
正常的餐前禱告應該是
“我們在天上的造物主,愿你的名被尊為圣,愿你的國來臨,愿你的旨意承行于地,如行于天。
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寬免虧負我們的人。
榮耀歸于父、及子、及圣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
即使是最敷衍,最簡潔的版本至少也該是
“感謝造物主,是祂賜我們食物,使我們活著。”
但這一家人的禱告詞卻跟其他地方的虔誠教徒截然不同,口中念念有詞的竟然是
“感謝海獵人,是他賜我們食物、住所、土地、財富,使我們得以富足的活著。
祈求主保佑他,祈求主能封他為圣”
大航海時代開始還不到一百年,這個時期的底層開拓者大多都是罪犯、破產者、活不下去的奴隸,以及他們的后代。
之所以背井離鄉來到班塔安群島討生活,顯然沒有享受過多少造物主的庇佑。
自然也談不上什么虔誠。
相比起虛無縹緲的信仰,這些殖民地人民更加務實,也更清楚自己的美好生活到底來自于誰。
要知道自從當初開放國際港,島上漸漸有錢之后,總督府就立刻領先全世界,推出了保底的福利政策
“總督府為島上的永久定居者解決基礎住房。
如果想要更好的條件,鼓勵居民用雙手去爭取,我們一切便利條件和眾多崗位171章。”
后續還有一系列政策,島上的居民只要踏實肯干,生活就絕對會比其他地方的人好的多。
國際港日新月異,凡是跟著拜倫和凱瑟琳政策走的居民,全都賺的盆滿缽滿。
他們才不管自家的總督是不是什么大海盜,又對外人進行了多么嚴重的盤剝。
反正一切對外劫掠和原始積累,最終受益的是我們這種自己人,那我豁出命去也要支持你。
心念愿力自然也一日高過一日。
不知不覺,拜倫就已經漸漸取代了造物主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有一個笑話是說,對務實的群體來說“我對神的信仰程度只跟每天給我發幾個土雞蛋正相關。”
而比起要收十一稅的造物主,海獵人是真給糧、給錢、給工作、給房子啊
這種行為妥妥就是將來教會傳教士們的嚴厲打擊對象。
而工業城市激流港的情況,甚至比這里還要嚴重。
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工人,第一步就是要開始學習,學會思考。
思考的人多了,對教會虔誠的人自然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