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期結束時考的不好,大概率會迎來一場口誅筆伐,甚至竹筍炒肉。
等到畢業進入社會,就該找一個體面的好工作,賺到超過同齡人的財富,購買屬于自己的房產;
一旦工作穩定下來,又男未婚女未嫁,就會被身邊的人瘋狂催婚;
結婚后又會被催生孩子,生完一個不夠,生完兩個還不夠,生完三個才能稍微喘上一口氣;
生完孩子后,又要為孩子的未來操心,生活的重心隨之改變,一代代的人重復這個循環。
出生學習升學就職升職結婚生子
這個時鐘是社會默認的準則,也是集體無意識的公共道德尺度。”
結合眼前看到的時鐘年齡刻度,拜倫已經隱隱猜出了它的殺人規則。
人這一生好像確實是由這些年齡作為刻度,劃分為了一段又一段既定的人生軌跡,每一段都是該做,且必須要做的事情。
原則就是一定要符合社會預期。
社會對于重大生活節點的適宜年齡有其一致性,如結婚、生小孩、退休。
如果過了相應的年齡段,別人介紹的戀愛對象都會大幅減少,質量也會大幅降低,言外之意,就是你已經配不上人家了。
這種一致性就會對個體造成強大的社會壓力,促使他們到一定年紀后被迫接受某個特定的角色。
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社會時鐘”。
在與身邊同齡人相比的基礎上,它會提醒我們是否在適當的時間,達到了人生歷程的重要基準點。
一旦沒有達到,多方面的懲罰機制就會當場啟動。
因此,社會時鐘從不虛無縹緲。
它就真實存在于父母的嘮叨中,親朋好友的旁敲側擊中,陌生人的指指點點中
在這里更是卻被人直接具象化。
從人類的集體潛意識大海中拉了出來,形成了一件真實的圣遺物社會時鐘。
能力效果
“被動落入表盤當中,即開啟社會人合格性試煉。
如果沒有在相應的時間段內做到相應的人生成就,就會被強制扣除相應的時間,也就是壽命
在這里無處可躲,無處可逃,反抗不被允許,叛逆皆為異端,無數個別人家的孩子共同構成了人生試卷的標準答案。
只有成為那樣的人,你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螺絲釘”
要求“同一時間只能針對一個人。
代價則是時鐘的使用者需要和被考驗者經受一致的考驗。”
等到看清了社會時鐘的真面目,本就抗拒一切束縛,死也要追逐自由的拜倫臉色頓時變得分外難看。
大法官面具下的臉上浮現出惡劣的笑容。
每到這個時候,看著那些不符合社會規范的異端被處刑,他都有一種站在道德高地指指點點審判別人的無邊快感。
我們這些過來人都是這樣的,憑什么你不是
叛逆
“試煉開始,第一個里程碑,0歲”
滴答
“基本要求出生后可以自主呼吸,會哭,會主動要奶喝,四肢健全,沒有隱疾,沒有成為家庭多余的一份子和生活負擔,被父母當場遺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