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地步,趙城知道自己的部隊已經完蛋了,唯一的懸念就是能夠逃出去多少人。
趙城在親衛的攙扶下翻身上馬,朝著魏軍發動了瘋狂的反撲,以求殺出一條血路,突破包圍圈逃跑。
在山谷谷口的一側山頭上,魏申滿意的看著這一切,而在魏申的身邊則是不那么滿意的商鞅。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隨后吳杰帶領著親衛們出現在了魏申的面前:“臣見過太子!”
魏申看了一眼風塵仆仆的吳杰,十分滿意的拍了拍吳杰的肩膀,道:“吳杰,你這一次不但設計出色,而且還誘敵成功,乃是有大功于我軍,有大功于魏國也!”
魏申的話還真沒有說錯,要知道這個誘敵深入的計策,正是由吳杰提出,并且和孫臏一同完善的構想。
而在撤退的時候,魏申其實是搶先一步跑路了,而吳杰則穿上了魏申的盔甲,帶著魏申的主將旗幟一直在引誘著趙城軍隊的追擊。
趙城在山谷谷口所見到的那個“魏申”,其實便是吳杰假扮。
吳杰被魏申這一頓猛夸,心中自然是爽快不已,但是臉上還是得擺出一副謙虛的表情:“哪里哪里,太子謬贊了,臣之所以能夠做出這么一點小小的貢獻,主要還是太子識人得當,領導有方,太子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針啊。”
兩人一番商業互吹,隨后相視而笑,只留下一旁的商鞅眉頭緊鎖,注視著山谷之中的戰局。
商鞅不是很開心。
雖然說設下埋伏的主要是商鞅的部隊,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一戰之中最主要、最出彩的其實是誘敵深入的魏申部隊,商鞅的部隊只不過是打了一下醬油,撿了幾顆人頭罷了。
對于下面的魏軍軍官士兵們來說,能夠撿到這種痛打落水狗的任務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可是商鞅作為一方大將,手底下執掌著上萬人馬,卻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魏申和吳杰搶走風頭,心中的不爽就可想而知了。
……
山谷之中煙塵滾滾,殺聲四起。
魏軍部隊居高臨下,將首尾難顧的趙軍截成了許多段,然后開始大肆沖殺。
僅僅不到一刻鐘的時間,趙軍的陣型就被徹底沖散,勝負的天平急速的朝著魏軍勝利的方向傾斜,整個戰斗變成了一面倒的屠殺。
很快的,成片成片的趙軍士兵就失去了斗志,開始紛紛放下武器跪在地上,朝著沖過來的魏軍士兵們投降。
當天色黃昏之時,整場戰斗終于徹底的結束了。
一隊隊的趙軍俘虜在魏軍的押送下垂頭喪氣的走出了山谷之中,朝著不遠處的魏軍大營而去。
趙城原本留下一支部隊想要牽制住大營之中的商鞅,而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在得知了主力部隊被包圍的消息之后當機立斷率軍撤退,而魏軍方面由于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殲滅趙軍山谷主力上,因此也沒有多余的兵力去追擊。
如此一來,這支部隊反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了趙軍之中唯一一支安然撤退的部隊。
據史官記載:“春,太子魏申克陘邑,敵將趙城來援,吳杰獻計,誘趙城于斜谷之中,趙軍入谷后伏兵四起,趙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