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罃唔了一聲,不置可否,而是繼續問了一句:“那么你又是什么樣的看法呢?”
太子又是一番猶豫,然后才慢慢的說道:“其實兒臣覺得,吳杰的這番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那吳杰也說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父候能夠做出這個決定,定然是有父候的道理所在的。”
魏罃嘿了一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個吳杰,說起話來倒是一套套的。罷了罷了,既然還有一些時間,那么本侯今天就好好的和你說說這個事吧。其實,先滅秦國再行東進的方針,早在文侯時期就已經實行過了。你可知道當時的具體實施者是誰?”
太子愣了一下,突然開口道:“莫非是吳杰的大父吳起?”
魏罃笑了起來:“正是。事實上當時力主先西進滅掉秦國的人并不只有吳起,前相邦李悝也同樣是這一方針的主張者之一。”
太子哦了一聲,想了想道:“李悝也是當過上郡守令之人,這倒也不稀奇……可是,后來這個滅掉秦國的戰略似乎并未成功啊。”
魏罃點了點頭,緩聲道:“是啊,并沒有成功,或者說差一點點就成功了。其實以當時的局面而言,吳起作為西河令,他率領的魏武卒主力已經完全壓制住了秦人,秦人雖然悍勇,但是又怎當得我大魏天下無敵之魏武卒和名將吳起?只可惜……吳起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太子頓時會意,道:“是因為公叔相邦?”
“是的。”魏罃點頭道:“正是因為公叔相邦和吳起之間的糾紛,讓吳起最終出走楚國,也讓大魏失去了吞并秦國的最好機會。”
太子猶豫了一下,道:“其實以兒之見,當年武侯或許應該支持吳起為相才是……”
魏罃看了太子一眼,哈哈的笑了起來:“是因為吳杰嗎?”
“不。”太子有些急切的為自己辯解著:“父候想想,若是留下吳起,那么關中如今便已經成為我大魏囊中之物了啊。”
魏罃搖了搖頭,道:“兒啊,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吳起此人,功勞是有的,才能亦是天下少有。但人無完人,吳起此人自然也是有其缺點所在,這缺點便是極為恃才傲物,你可知道這般恃才傲物之人通常會如何?”
太子想了想,有些不確定的道:“……與同僚的關系相處不佳?”
“正是。”魏罃緩緩的點頭,道:“你看那吳起自大魏入楚為令尹,雖然數年間讓楚國國力大增,但他吳起的下場如何?不過是被亂箭射殺在楚王葬禮之上罷了。”
“我大魏雖然立國不過數十年,但魏氏身為晉國六卿數百年有余,國中貴族世家同樣多多,吳起為人酷烈,不如李悝那般左右逢源,也不如田文那般息事寧人,若上位之后必然和我大魏貴族世家成為死敵,如何能讓他作為我大魏相邦?其性格如此,就算是真的讓他當了大魏相邦,也不過重演他在楚國舊事罷了。”
太子呆了片刻,有些不甘心的說道:“可是讓吳起走了,這關中便拿不下了啊……況且公叔痤為相這些年,雖然也有開疆拓土之舉,但比起吳起卻又大大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