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筑城其實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只需要找一堆人不停的夯土,然后等到土堆慢慢的變高,城墻和城池的雛形就出來了。
大部分的城以及稍微小一些的邑都是這樣來的。
當然,夯土并不是簡單的把土這么堆積上去就完事了,要把紅泥、粗砂和石灰塊攪拌混合,形成所謂的三合土,再把這些三合土給夯起來,這才算是完事了。
但作為一個現代人,吳杰顯然不是很能夠容忍這種比較簡陋的手段。
吳杰對于水泥的制作方法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另有辦法。
糯米!
在城墻的邊上架著十幾口鍋,里面不停的冒著糯米特有的香氣,讓城墻上的那些秦國苦力們時不時的喉結一陣滾動。
將水和糯米用一百比五的比例放入鍋中,大火熬制三到五個小時,一份無比粘稠、甚至能黏住舌頭的糯米粥就華麗出鍋了。
然后將這些糯米粥盛出,以一比一的比例和石灰混合,堪比水泥混凝土的上好建筑材料——糯米灰漿就新鮮出爐了。
再加上足夠的條石,少梁城城墻上面那些被秦國人投石機炸出來的大洞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填平。
跑來看熱鬧的孫臏一臉的懷疑:“這真的有用?我覺得可能把這些粥吃掉還靠譜一些。”
吳杰哼了一聲,一臉你不懂就閉嘴的表情:“不是我吹,如果全部按照我這個辦法去砌城的話,用個三五百年沒問題!”
吳杰還真不是吹牛,因為他后世旅游的時候去過很多古城,像西安、南京的那些經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城墻,全部都是用這種糯米灰漿和磚石一同建起來的。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糯米含100%的支鏈淀粉,其分支點不容易切斷,石灰的化學成分是氫氧化鈣,吸收二氧化碳時間長了,就形成了堅硬的碳酸鈣。碳酸鈣加上極具韌性的支鏈淀粉,這就是諸多古老城墻千百年來紋絲不動的秘密。
當然,糯米灰漿也有其缺點所在,首先就是制造出來后必須要立刻投入使用,然后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夠變硬,完全鈣化并且起到效果則需要長達兩年左右的時間,這就注定了它肯定是比不過水泥的。
最重要的一點在于,糯米可是糧食!
少梁城府庫之中僅有的一百石糯米,全部都被吳杰霍霍在了修補城墻上,導致負責府庫的那名魏國老官員看著吳杰的眼神非常的不對勁。
大張旗鼓的修補城墻行動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這也包括了秦國絕大部分的探子們。
在鞭子的催促下,修補城墻的效率很高,監工們的態度相當的惡劣,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是反派,而僅僅是因為他們之中許多人的親人都在和秦國的戰爭之中被擄走或者被殺。
吳杰毫不懷疑,他們的很多親人也在秦國之中遭受著這樣的待遇……
如果是在剛剛穿越的時候,吳杰可能會感慨一句冤冤相報何時了,然后動一動惻隱之心什么的。
但現在的話,這位西河郡郡守已經見慣了太多的生死,甚至都有些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