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帶著自己的兩萬魏軍士卒,很快就和韓趙聯軍會合了。
韓軍的主將叫做韓淼,趙軍的主將叫做周晁,吳杰仔細的回憶了一下,發現在史書記載之中似乎都沒有見過這兩個人的名字。
好吧,看來應該是龍套型將領……
三位主將之間的第一次會面,氣氛其實是相當一般的。
想想也很正常,要知道韓趙兩軍已經在這邊“威懾”了秦國人差不多一兩個月的時間了,原本應該擔綱主角的吳杰卻在少梁城之中搞風搞雨,這換誰心中都不免有些怨氣。
鑒于魏國的強大國力,以及吳杰本人先后擊敗了杜摯和贏虔的戰績,韓淼和周晁倒也沒有當面發作,相當客套而公式化的完成了一次會面之后,三**隊就合兵一處,朝著洛水進發了。
七萬大軍,在道路上是一條肉眼根本望不見末尾的長龍,滾滾的煙塵濺起,伴隨著密集的腳步聲和馬蹄聲,有一種極為懾人的氣勢。
吳杰站在自己的戰車之上,注視著面前的這一幕,心中豪情頓起,同時也略帶幾絲遺憾。
只可惜這些軍隊都不是完全屬于自己的……
孫臏策馬跟在吳杰的車旁,整個人臉上的表情并不顯得如何樂觀:“你注意過這些韓軍和趙軍了嗎?他們的裝備極差,兵員素質堪憂,恐怕不是我們的良助。”
雖然說不能夠以貌取人,但是一支軍隊就完全不同了,單單從精神面貌以及裝備這些外在的東西上,很多東西就可以被判斷出來了。
吳杰哈哈一笑,道:“放心吧,我也不會傻到將自己的性命托付在別人的手上,這一次我們主要還是靠自己,見機行事。”
像這樣的聯軍,各自心懷鬼胎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戰國時代的中后期爆發了多次伐秦戰爭,秦軍都是憑借著各國聯軍心不齊的特點來各個擊破,其中比較有名的就要屬兩次合縱伐秦以及白起所指揮的伊闕之戰。
三天后,三晉聯軍來到了洛水邊上,開始大舉渡河。
只要渡過洛水,接下來三晉聯軍就能夠直取秦國首都櫟陽城。
讓吳杰感到有些驚訝的是,直到這個地方為止,秦軍依舊沒有出現。
“難道秦國人要死守櫟陽了?不至于吧……”
秦國現在雖然還屬于二流國家,但畢竟也是和晉國魏國有來有回了幾百年,有名的打不死小強,這一次真的就這么慫?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商鞅來了。
對于商鞅的到來,吳杰的心中不免有些意外。
但吳杰還是接見了商鞅。
商鞅開門見山,朝著吳杰提出了一個問題:“吳將軍,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前陣子秦魏兩國才剛剛達成了合約,為何如今魏國又突然反悔,難道就不怕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被天下諸侯所嘲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