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使節是一個把腦袋提在褲腰帶上的職業。
什么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種講究風度的事情,那是只會在春秋時代才發生,戰國時代的國君們可沒有這么多的忌諱,只要一個不爽,分分鐘就能夠讓使節人頭落地。
這個戴喜竟然敢殺死宋侯上位,本身絕對不是什么心慈手軟之人,吳杰不用想都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跑到了戴喜面前去說這些七七八八的東西,那自己的活命指數肯定是蹭蹭降低朝著零去了。
吳杰想到這里,頓時臉色一板,道:“陳卿,這戴喜如此喪心病狂,大魏只需直接舉兵討伐便是,何必派什么使者,和他廢話那么多?我這就去見大王,愿為先鋒將出征宋國!”
說著吳杰拔腿就走,把陳修嚇了一跳,慌忙攔住了吳杰,道:“吳行人,萬萬不可啊。”
吳杰一臉的慨然:“為國效力乃是理所應當,陳卿不必攔我,我必能率軍攻破陶邑,誅殺戴喜逆賊!”
陳修死命的將吳杰攔了下來。
吳杰嘆了一口氣,道:“陳卿這是何意?”
陳修正色道:“吳行人,這里老夫就要批評你一下了。你我二人既然掌管行人,那么事情就應該從外交方面去考慮。你自己想想,若是大魏直接出兵討伐宋國,那么其他國家豈會無動于衷?
如此一來,大魏便會成為眾矢之的。若是諸侯聯合的話,那么大王攻伐宋國的計劃便會受到影響。所以才需要我等派人出使宋國,為大魏找到一個能夠名正言順出兵的借口。”
名正言順其實還是挺重要的,雖然多少有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意思,但是這牌坊嘛立起來肯定是比不立要更好的,畢竟還有一堆秉筆直書的史官們在那里等著呢,誰也不想在史書上留下一個暴君的名聲不是。
吳杰瞇起眼睛看著陳修,臉上是一副我書讀的少你不要騙我的神情:“陳卿說笑了吧,就算是沒有使者前往,難道我們大魏就不出兵了?我覺得這個事情應該好好的合計一下,如果倉促派出使者,只會把宋國逼到大魏的對立面,完全得不償失啊。”
陳修笑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大王的命令都下來了,你說我們做臣子的也只好照做不是?難道吳行人想要抗命不成?”
抗命是不可能抗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抗命的,所以吳杰在一番糾結之后,最終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
既然接下了任務,那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尋找如何完成計劃的契機。
在戰國時代,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屬于人人皆知的奪國事件,但事實上所發生的并不只有這些,還有一個戴氏取宋,就是現在這件事情。
戴氏取宋和其他兩大奪國事件也有一些不同,那就是戴氏是出自于四百多年前的宋戴公,算起來也屬于宋國公族后裔,不像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那樣是完全的外人奪權,所以在史記之中并未被記載,不過另一本史書竹書紀年之中就寫得清清楚楚。
但這并沒有改變戴氏身為公族分支篡奪主家王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