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往躺椅上這么一躺,順手拿起了一個梨子:“你覺得老夫在干嘛,老夫就是在干嘛。”
吳杰:“……”
這誰頂得住啊。
吳杰沒奈何,只好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三晉之中,趙國其實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
事實上如果僅僅以晉國六卿的那段時間來說,趙氏家族的故事遠比魏氏或者韓氏要更加的傳奇。
別的不說,單單是一個趙氏孤兒的故事,那簡直就是感天動地啊。
除此之外,三家分晉的一個關鍵節點——晉陽之戰也是和趙氏有關。
當時晉國還剩下四卿,也就是四大家族,依照實力排名分別是智氏、趙氏、魏氏、韓氏。
實力最強的智氏想要依靠武力威脅和逼迫其他三家慢慢割讓封地給自己從而達到智氏代晉的結果,韓氏和魏氏非常聽話的割讓了封地,只有趙無恤作為家主的趙氏斷然拒絕。
于是智氏家主智伯瑤帶著韓氏和魏氏組成三大家族聯軍圍攻趙氏的根據地晉陽城,這一場大戰一共打了三年時間,三家聯軍放水將晉陽城淹了一半都沒有打敗趙氏,反而被趙無恤暗中派人聯合韓魏兩家反殺了智氏。
照理來說,智氏這個老大既然已經被滅,那么做主的就應該是趙氏這個原本的老二。
然而趙氏在這場大戰之中畢竟是以寡敵眾的一方,老窩晉陽城都要被淹完了,導致趙氏的實力損失極為慘重,于是原本處于第三的魏氏趁機崛起,反而是在三家瓜分晉國的過程之中獲取了最多的利益。
于是等到三家正式被冊封為周朝諸侯的時候,所謂的“三晉”就以魏國為尊,趙國反而又還在魏國之后了。
要說趙國心中對此完全不介意,吳杰覺得那簡直就是扯淡。
在那之后,趙國一方面為了避免遭遇魏國的壓力,另外一方面也為了逐鹿中原,所以將都城從安邑北邊的晉陽遷到了千里之外的邯鄲。
但是趙國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到了魏罃這一朝,魏國人竟然也將都城遷都到了大梁城。
在戰國七雄的首都之中,邯鄲和大梁城之間的相互距離是最近的,也是唯一一對可以在半個月內就兵臨對方都城之下的國家。
有了以前那些故事,再看看現在的趙國對于魏國又是遷都又是稱王這種舉動的反應,似乎就比較容易猜測了。
吳杰輕輕的出了一口氣,對著面前的陳修沉聲道:“陳卿啊,我覺得吧,你也不要想著什么去勸說趙候了。咱們現在應該要做的,是趕緊入宮去勸一下大王,讓他早點做好對趙國開戰的準備。不然的話,真的等到趙國人在背后來捅我們一刀的時候,那怕是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