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上,蹄聲陣陣,孫臏率領著麾下的一千騎兵極速追趕著前方的吳杰。
從斥候的稟報來看,孫臏知道自己和吳杰之間的距離應該在十里地之內,以騎兵的速度來說已經是很接近了。
根據孫臏這邊斥候的回報,吳杰所率領的逃亡部隊在兩千人左右。
而由于在夜色之中視線受限,吳杰方面的斥候同樣也錯誤的判斷了孫臏麾下騎兵的數量,得出了孫臏也有兩千人的結論。
但此時此刻雙方都還并不知道這一點。
經過了這幾年的鍛煉,孫臏也已經算得上是魏國這邊的一名成熟將領了,更好幾次協助吳杰完成和秦國人的大規模對戰,眼下帶著這一千騎兵作戰,對于孫臏來說簡直就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孫將軍,龐涓大將軍那邊已經來信,說他已經率領大軍前來追趕,并且將大王的命令通傳到東部的各個城邑之中!大將軍還說了,如果我們發現了吳杰的話不要和他正面交手,免得被吳杰的震天雷所算計,只要想辦法拖住吳杰的速度讓他不能夠全力的逃跑,就是大功一件了!”
對于龐涓的命令,孫臏點了點頭,就算是應下來了,心中卻想:“看來師兄確實也是急眼了,不然的話也不會這么快就放下架子派人過來傳令。”
但孫臏轉念又想:“吳杰那邊可是經過了一夜的激戰,難道吳氏之中真有這么多震天雷的庫存能夠讓他無止境的揮霍?如果吳杰已經失去了震天雷,他麾下的疲憊之師未必就是我這支精銳騎兵的對手,難道說……這是師兄想要將捉拿吳杰的功勞攬在自己手中?”
若是在之前,龐涓想要拿這個頭功,孫臏不但不會在意,甚至會十分痛快的去配合龐涓這么做,畢竟兩人之間可是師兄關系,龐涓混得更好就代表著孫臏的靠山更大更安穩。
只是在經過了吳杰的這件事情之后,師兄弟大吵一架關系已經出現了裂痕,現在龐涓又在暗中搞這種搶功的小手段,孫臏再如何豁達,心中對龐涓的不滿自然也就多了幾分。
好處你拿臟活我干,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就在這個時候,又是一名斥候騎兵從前方快馬奔馳過來,對著孫臏道:“孫將軍,前面的吳氏軍隊突然開始加速逃跑了,好像是發現了我們!”
孫臏聞言立刻就將自己的思緒從龐涓那邊脫離開來,沉聲道:“不用慌張,他們已經打了一夜的仗,速度再怎么加快也是有限的!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速度跟著他們就行了,繼續加派斥候,一定要死死的盯住他們的動向!”
斥候領命而去,孫臏繼續率軍前進,但是隱約總感覺心中有些不安。
“吳杰……不是那么莽撞的人啊,他究竟為什么要這么做?”
如果說魏國之中有哪一個人最為了解吳杰的行軍作戰方式的話,那么這個人絕對非孫臏莫屬。
畢竟在這兩年多的時間以來,吳杰所指揮的大大小小戰斗基本上都有孫臏參與的身影,幾次對秦國的大戰更是孫臏輔助吳杰完成的,兩人之間的默契和相互了解都是非常深刻的那一種。
孫臏明白了:“原來如此……這小子,是想要拼命了嗎?”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無瑕無懈可擊的,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缺點,這是常識。
吳杰的缺點是什么?從這兩年來看,孫臏認為是“大局有余,細節不足。”
吳杰這個人,如果讓他站在統帥的位置上去高屋建瓴的指導一場戰爭,那么他肯定會打得非常的好,幾次對秦國的作戰都已經證明這一點。
可如果讓吳杰去指揮一場具體的局部戰斗的話,那么吳杰的發揮可能就頗為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