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楚國之行,甚至比吳杰想象的還要順利一些。
吳杰成功的說退了楚國人,兵不血刃的阻止了楚國吞并越國的企圖,同時為齊國避免了一場和楚國之間的戰爭。
而楚國也同樣獲得了震天雷的配方,同時更進一步的鞏固了和齊國之間的聯盟,還將越國南部大約占到整個越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吞下,獲得大小城邑二十多座,人口數十萬。
從結果來說,這無疑是雙贏。
所以當吳杰離開的時候,負責相送的昭奚恤也是難得的露出了笑容,十分親切的和吳杰攀談了一路,并且希望吳杰以后有空就多回昭氏這個外家看看,聯絡聯絡感情。
對此,吳杰自然也是滿口應下,然后當成一陣耳邊風給放掉。
二十多年前,吳杰的大父吳起在楚悼王的葬禮上被殺。
在吳起死后,昭奚恤的父親昭陽就成為了令尹,昭陽死后就到昭奚恤出任令尹。
作為最大的獲益者,如果說昭氏沒有在吳起之死背后搞什么陰謀,吳杰是完全不信的。
根據目前收集到的一些猜測和分析來看,吳杰有八成的把握斷定,昭氏就是當年吳起之死幕后的主謀,至少也是主謀之一!
所以,吳杰覺得自己居然還能夠跟昭奚恤一路談笑風生而沒有把這個所謂的舅舅直接弄死,應該屬于自己成熟的了一種表現。
昭奚恤這個糟老頭子,那可真真是壞得很啊。
在楚國人的熱情相送之下,吳杰冒著茫茫大雪,離開了郢都。
這一走又是一個月的時間。
當吳杰回到臨淄的時候,冬天已經來到了尾端,新一年的春天即將到來。
春天到,年輕的齊國國君大婚的時間也就到了。
依照周朝禮制來說,至親去世,守孝的時間應該在三年。
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為了早日迎娶心愛的女人,田因齊十分聰明的鉆了一個空子,僅僅用了十四個月就結束了三年的守孝。
于是,大婚在這一年的二月初十如期舉行。
由于結婚都是在黃昏時分完成的儀式,所以這個時代的人們就將它稱為——昏禮。
這場昏禮十分的隆重,規格也達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讓吳杰這個現代人也不由得感慨,古代人要是奢侈起來,那其實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由于并不是當事人,也不是家長,所以吳杰做的事情其實相當有限,就是在田因齊走進吳家大堂的時候上去,接過田因齊手中用來作為聘禮的活雁。
然后,就是齊國臨淄王宮之中盛大的晚宴。
吳杰還是很高興的,畢竟自家的妹妹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好歸宿。
這也是吳杰在穿越之后,第一次喝得爛醉如泥。
在昏禮結束的第二天,田因齊就召開了一次朝議。
在這次朝議之上,田因齊宣布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