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人用很快的速度,將二十座城邑割讓給了吳杰。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面還包括了五座原先屬于趙國的城邑。
不過,被魏國人占領的趙國都城邯鄲并不在其中。
對此,吳杰倒也并沒有說什么,而是十分干脆的將城邑都接收了過來。
“這會讓趙國記恨我們的。”田忌提醒道。
吳杰笑道:“趙候不是傻瓜,我們這一次已經擺了他一道,他不可能不記恨我們。既然如此,那么我們能占趙國便宜的時候,就一定要好好的占一下。”
吳杰是一個非常信守承諾的人,所以宋國也分到了三座城邑。
只不過宋侯戴喜在接受這些城邑之時,心情倒是相當的復雜。
原因無他,為了這三座總人口加起來不到五萬的小城邑,宋國恐怕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成為魏國的敵人了。
這顯然是很不值得的事情,但宋國別無選擇。
在被魏國連續征伐了兩年之后,宋國再也經不起第三次大戰了。
對此,吳杰還當眾安慰了一番戴喜。
“宋侯不必緊張,大齊和宋國之間的友誼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如果魏國真的喪心病狂到前來攻伐宋國的地步,我吳杰必然全力勸說君候,出兵援救宋國!”
在確認了所有人都明白齊國和宋國的友誼究竟有多么的牢不可破之后,吳杰順便又從宋國之中訛了五天的軍糧,然后浩浩蕩蕩的班師回國了。
吳杰回到了臨淄之中,得到了熱烈的歡迎。
看著兩旁歡呼的齊國民眾,吳杰含笑招手,心中充滿自得。
吳杰的目光所及之處,歡呼聲總是要比其他地方大上幾分。
許多少女目光火辣,熱情洋溢的看著吳杰,在人群中蹦蹦跳跳,揮舞著紫色手絹,想要吸引吳杰的目光。
逍遙侯如今尚未娶妻,這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事情。
于是,男人們就有眼福了。
齊候田因齊大開宮門,率領群臣親自在王宮迎接吳杰。
這是田因齊登基以來,第一次擺出如此隆重的姿態來歡迎一支齊國的凱旋之師。
吳杰滾鞍下馬,在田因齊的面前行禮:“臣何德何能,讓君候如此看重!”
田因齊哈哈大笑,十分親熱的扶著吳杰的肩膀:“逍遙侯乃是本侯肱骨,為本侯和大齊立下赫赫戰功,當得!”
在告祭了太廟之后,田因齊當眾宣布了對吳杰的封賞。
“逍遙侯功勛卓著,賞黃金百鎰,絹布千匹,隸臣妾一萬,食邑增加至五萬戶,可培養三千甲士,為國助戰!”
封賞一出,眾多齊國大臣的眼睛都綠了,嘴巴和肚子里的酸水嘩嘩直冒。
什么黃金、絹布、奴隸這些,都是普通賞賜,其實不算什么。
關鍵的地方在于后面兩項。
戰國和春秋時代不同,春秋時代的封地都是實封,領主擁有對封地食邑的統治權,也就是征兵、征稅和治理地方的權力。
而到了現在的戰國時代,集權成為了國君們的主流,領軍封君們對封地的統治權都被收回,該由國君委任官員和將軍,對封地的政務和軍事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