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不避開,最晚等到九十年代,三角債就開始大規模爆發
原來這個問題,肯定不關秦軍的事情。
但是現在不同了,他現在也算是個人物,很多國家大事對他都有很大影響。
問題說開了,其實并沒有多大的事。
就像劉長志說的,算算賬,就什么都清楚了。
購買耐火磚建窯,好像要花不少錢。
畢竟像是秦軍所在的十一小隊,原來一年賣糧食也不過弄個千塊。
現在只是購買兩萬五千磚,就需要支付兩千五百塊,這絕對是一筆大錢。
但是這批錢的大小,要看跟什么比。
比如跟一窯磚瓦的價值相比,它就根本不算事
燒制一次磚瓦,能夠賣出五千八百塊錢。
就算去掉一半成本,賺的錢購買修建一座窯的耐火磚,也綽綽有余
付出這筆錢,回去只要燒一窯磚瓦,就全部回本。
就是算清楚了這個賬,他們才會變得十分痛快。
而此時的秦軍也十分高興,因為他最近所做的一切,都開始結果。
比如說磚瓦窯,現在一天出一窯,這就是五千塊。
雖然賺的是辛苦錢,但是這么賺錢,好像可以被所有人接受。
畢竟這筆錢,不是屬于他自己。
其中一部分,直接每天發給干活的工人。
其次就是各種燒窯成本,比如煤炭和人工。
可是,不管怎么算,燒制一窯耐火磚,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純收入。
也就是說,燒制一窯耐火磚,他就可以純賺三千多塊錢。
如果是燒制普通磚瓦呢也能有一半的利潤。
如果甚至成本控制不好,那就要另說。
不過,這樣的情況,現在應該不會出現。
只有等到競爭變得十分激烈,燒制普通磚瓦最多也就有三分之一的利潤。
百分十三十的利潤,好像也不少,但是要看是什么年代。
現在燒制一窯石灰,都有一半的純利潤。
那燒制普通磚瓦只有三分之一的利潤,就有點太低。
勞動密集型產業,成本控制是關鍵,這個要看管理水平。
對于別人能賺多燒錢,秦軍不關心,他關心的是自己能穩拿多少錢。
剛才秦正找他,說玉愛國打來電話,他銀行賬戶上的錢,可以動了。
秦軍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知道,他賺的那筆錢,應該是讓很多大人物接受了吧
一次一百萬,這筆錢,不說省城,就說縣城、地區,他恐怕已經是首富了吧
別人還在為成為萬元戶奮斗的年代,他已經是百萬富翁。
這種落差,很難讓人接受,就算是一些見多識廣的老干部,也不能接受。
現在秦軍得到準確消息,讓他可以隨便動用,這就很難得。
回家找到人民銀行的存折,看著上面的數字,秦軍還是有點精神恍惚。
現在雖然才只有一萬,但是只要他想,很快就會變成一百萬。
這么容易賺到一百萬,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