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還沒說什么,趙二娃的戰友卻是笑著道。
他說的也有一定道理,因為最早的水泥燒制采用的是立窯,也就是燒石灰用的。
而到了1877年的時候,才出現第一臺回轉窯,至此水泥工業基本成型。
秦軍就沒想著做大做強,所以就選擇了最為傳統的方法來燒制水泥。
趙二娃一看,就知道這小子沒憋好屁。
“不用想,就算燒制出來,一般人也買不到,我們蓋廠房,還需要很多水泥呢”
“你們能蓋多少廠房總不可能蓋起來沒完吧”白映秋笑了。
“對啊廠房才使用多少水泥”旁邊也有人開口。
趙二娃直接道“蓋房子也需要,秦軍家規劃了四套房,還有他們村子的很多人,都需要用水泥。”
“這才消耗多少水泥這座水泥窯,一次怎么也能出個十噸八噸的水泥吧”
“一座房子消耗噸最多了,一次出窯就可以蓋兩棟房子,速度很快的。”
“你這是怎么算的這么一座立窯,每次不出個幾十噸,對的起它這體積嗎”
“是啊,這座窯怎么不得裝上七八十方粉料一次燒個百十噸都行。”
“過了,肯定燒不了,我聽說燒制水泥,溫度要求很高。”
“不用聽說,好像是一千四百度,比燒制石灰的溫度可高多了,一般人可不會燒。”
“這個我知道,好像是耐火材料磚的問題,耐火磚不合格,就燒制不成。”
秦軍看向最后說話的人,發現他們還怎懂行。
再聽了一會兒,發現是專業拉磚的司機。
建筑材料現在哪里都缺,只要買到,加價就可以賣出。
所以,此時的很多司機,只要跑空車,就想著順帶捎一些緊缺物資。
這也會是司機在接下來十幾年,最為吃香的原因。
這時有一句話,說方向盤一轉,給個縣長都不換。
“停,都不要說了,現在水泥產量我不管,這個產量好像是有劉官莊大隊的書記來分配。”
“不要問我為什么,問就是劉官莊大隊的書記,極力建議秦軍造得這個窯,窯也是他們修的。”
“我最多也就是可以弄出幾噸,再多就沒有了。”
有一座水泥窯,稍微安撫一下這里的司機就可以了,其他趙二娃可不會答應。
“別介啊趙廠長,你們需要多少布需要什么布”
“不管多少,我都給你送來,今天晚上就送過來。”
“對了,你們需要口罩、毛巾、勞保服”
“我們那有現成的,今天晚上就會送到。”
“我沒別的要求,就是每天的水泥產量,怎么也要分配給我們一部分。”
“你是不知道,我們紡織廠建一座宿舍,到底有多么不容易,幾乎三天兩頭停工。”
“為什么不是缺水泥,就是缺磚頭。”
“今天缺鋼筋,沒等多大一會,沙子又沒了,真不容易啊”
說著說著,眼看這位白胖中年人就要掉淚。
周圍一群人聽得也不舒服,這是聞者傷心,見者掉淚啊
“停停停,你們有這么可憐”
“算了算了,我說了也不算,咦那不是大廠長嗎”
順著趙二娃的手指,所有人都看見秦軍離開的背影。
只是看現場情況,秦軍就知道,這里是個是非之地,還是早走為妙。
“那就是秦廠長秦軍”
“看著像,我在磚瓦窯那邊經過幾次。”
“怎么走了”
“不走,留下了干什么給你們燒水泥啊”
“嘿嘿,以后這邊還真的多跑兩次,萬一水泥產量提升了呢”
秦軍一邊走,一邊樂,趙二娃是真心不錯。
之前的機器,是因為他的戰友幫忙給弄回來的。
現在還是因為他的戰友,讓他解決了布料不足的問題。
跟紡織廠聯系上,以后哪里能缺了布料
紡織廠這宿舍里蓋的好啊
如果他們不蓋宿舍里,秦軍他們還真進不去他們廠的大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