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可不管他們怎么想,他是真要努力了。
因為現在他就算是能大規模招人,也沒有那么多流動人口。
所以,他即將建成的生產線,肯定會長期缺人。
如果有需要,他肯定要建設自動化流水線,因為只有這才用不到多少人。
他也就是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要不然以他現在的記憶力,各種工控軟件都能給弄出來。
到時候他就可以直接跨過機械化、自動化,一步到位成就智能化工廠。
本來他就只想著完成機械化,弄一個手工作坊。
沒想到,現在卻必須要走自動化流水線的道路。
這都是被逼的啊秦軍也沒辦法,他只能快走幾步。
吃飽喝足,談妥了事情,秦軍和玉愛國回到家。
玉愛國在現場有一棟房子,是他父母的,而他父母現在在省城安家。
最老式的筒子樓,雖然沒有衛生間,也沒有廚房,但是布置的十分溫馨。
只不過這種筒子樓,全都擠著大量的人,生活起來是真心不方便。
就這樣,在改開初期,還有人推崇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這一時期,像是首都有很多人不要四合院,居然選擇換了樓房。
雖然那時的樓房不是筒子樓,但是居住在樓上,真的比四合院更舒服
不管舒服不舒服,秦軍還是睡著了。
這一次秦軍睡的很舒服,最近吃得飽,穿得暖,還沒有了心事,他自然睡的很沉,很舒服
一大早醒來,玉愛國就拉著秦軍去趕公交車。
每次來縣城,秦軍都沒有時間好好玩一下,都是急匆匆的來,急匆匆的走。
玉愛國還要工作,回到公社之后,就把秦軍扔下了。
秦軍騎上車子,出了公社就來到街上的包子鋪。
這家包子鋪,就是以前公社第一家公私合營的小商家。
現在這一家還在經營這家包子鋪,只不過他們變成了工人,而不是老板。
就算是這樣,人家過的也十分滋潤。
荒年餓不死廚子,更何況是經營包子鋪的小店經理。
他家的包子,就是秦軍兒時最美的記憶。
雖然最近每次來都買一些,但是他還是沒有吃夠。
“來十二個包子,這是二斤四兩糧票。”
現在秦軍不差錢,差的是糧票。
所以,他就只能買十個,帶回家每個人吃一個嘗嘗味道就算了。
雖然年后開工,他家的三個孩子,已經全部送到學校。
此時他回家,應該是碰不到。
這家包子鋪的生意是真好,就在秦軍等著拿包子的功夫,已經有人在他身后開始排隊。
很快,就有七八個人站在他身后。
“老趙,你居然舍得來吃包子”
“我憑什么舍不得有錢”
“哈哈,現在是個人,都能說自己有錢了啊”
“你這話說得,我能跟普通村民一個樣”
“怎么不一樣了還能讓你每天都過來吃大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