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化笑了“我就知道是這樣。”
“剛開始的時候,別人都建磚瓦窯。”
“可秦軍那小子呢就守著一個石灰窯,恐怕別人都在嘲笑他吧”
“可是你看看現在的回轉窯,這就是高瞻遠矚,這目光才是最厲害的。”
玉愛國一想,還真是這樣。
秦軍不管做什么,都會快人一步。
別人是想一步,走一步。
他是想三步、走三步,始終快你兩步
剛開始的時候,秦軍只是燒制石灰。
但是別的大隊眼紅,也想做,那個時候秦軍拋出來一個燒制磚瓦。
而且秦軍保證,他自己不燒磚瓦,就算燒制一些也是自用。
秦軍說話算話,到現在他也沒有賣出任何一塊磚瓦。
當時得到這個保證的時候,各個大隊的領導可都很高興。
甚至有一些人還惡意的想著,秦軍就是一個小孩子,抱殘守缺,不懂變通。
要知道磚瓦窯的收入,怎么也比石灰窯要高。
但是,秦軍就是沒有燒制磚瓦來賣,而且還教他們建造新式的磚瓦窯。
如果秦軍當時自己建窯之后,燒制磚瓦來賣,那得賺多少錢
如果是其他大隊有這種技術,他們只要稍微壟斷一段時間的技術,不停的擴大產量,這得多賺多少錢
一直到現在,這么長時間,所有人的磚瓦,只要出窯就全都銷售一空,這又是多少錢
所以,賣的時間越長,很多大隊的領導,就越是看不起秦軍。
只不過,這些看不起,也不能維持多長時間。
因為不長一段時間,秦軍就會倒騰出點新玩意。
剛開始是耐火材料磚,他們以為沒有多大市場,賣一段時間也就沒人要了。
所以,他們雖然羨慕一毛錢一塊的耐火材料磚利潤,但是他們誰也沒有行動。
就這樣,秦軍的耐火材料磚,居然一直賣到現在。
后來磚瓦窯越建越多,很多大隊領導就有點傻眼。
他們也不是傻子,想一想日產百萬、兩百萬塊的磚瓦,他們哪里會想不到,總有一天磚瓦的產量太大而賣不出去
有了危機意識,他們開始想辦法。
所以,小隊想要賺錢,就只能去燒制石灰。
他們也是看到石灰窯的生意可能更加長久,想要留一條后路。
沒想到,石灰競爭變大,秦軍居然轉行了。
他們的石灰窯,立即轉產水泥。
水泥的銷售之火爆,絕對不是磚瓦、石灰能夠相比的。
想到出廠價一塊五,出場之后立即翻倍變三塊一袋的水泥,所有大隊領導的眼珠子都紅了。
這時很多人的理智已經消失,他們立即開始擴建窯口,而且還全都是清一色的立窯。
不用說,這些全都是用來燒制水泥的。
這時轉過頭一看,秦軍原來燒制石灰的窯口,已經全部轉產。
人家不燒制磚瓦,肯定是看到現在的危機。
而燒制水泥卻沒有這個危險,因為不管燒制多少水泥,國內也能消化掉。
對于這種事情,玉五經和錢文化最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