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涉及到兩個傳說級始祖。
一個叫做毛犢,傳說中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天底下一切有毛的生物,都屬于毛犢的子孫,毛肚號稱萬獸始祖。
一個叫做羽嘉,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凰,鳳凰生鸞鳥,鸞鳥生庶鳥,凡羽者生于庶鳥。總而言之,天底下一切有翅膀的生物,都是羽嘉的后裔。
這里面,出現了奇妙的共同點。
毛犢生應龍,羽嘉生飛龍。
在東方神話里,唯一長有翅膀的龍族,只有應龍。
而飛龍,往往指代那種有翅膀的龍。
這不巧了嗎這不是
所以形成了一種說法飛龍等于應龍。
裴隱的畫面,比傳說更刺激,兩大始祖毛犢羽嘉相遇,那畫面如同一首詩只因在遠古時代多看了你一眼,從此干了一遍又一遍
毛犢羽嘉共同進步,生下了應龍。
從這個角度來說,應龍是毛犢所生,也是羽嘉所生,簡直沒毛病。
得知了應龍如此牛叉的出身,黃帝上門拜訪,成功說動了應龍出山。
那么,應龍是不是一出場就打花了蚩尤
標準答案是并沒有。
畫面中,出現了應龍畜水。
這個畜,其實是“蓄”的意思,應龍把地面水給抽干了,哪知道河伯雨師雙劍合璧,暴風雨不止,應龍也無計可施。
這種時候黃帝又開始搖人,請來一位天女魃。
天女魃就像一團火,燃燒了整個沙漠。
所過之處,江河干涸,雨師降下的大雨瞬間被蒸發。
應龍終于找到了合適的輸出位置,跳出來咔咔一通亂殺。
山海經里面還有記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這本古書里,出現了矛盾的內容。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有一部分內容,卻和裴隱看見的畫面對得上號。
都說夸父追日而死,那么應龍殺的夸父又是誰,同一個夸父為何死了兩次
眼前的畫面給出了答案,夸父是一個族群,代表著東方最古老的巨人族。追日的那個夸父,是夸父一族的張三,而應龍殺死的,是夸父一族的李四。
應龍立下大功,卻因為殺孽太重,最后落得個“不得復上”的結局。
不得復上,意思是不能上天庭。
同樣不得復上的,還有應龍的老戰友天女魃。
這個原本從天上降臨幫忙的奇女子,所過之處必有大旱,導致人間干旱數年,死傷無數。
按照現代人的思維,天女魃是空降下來幫忙的,她不應該背鍋。
但古代人思維不一樣,認為她帶來了災難。
于是各種丑化天女魃的傳說出現了,后人將之妖魔化,稱之為旱魃,并且弄出光頭女鬼的恐怖形象。
至少從裴隱看見的畫面里,天女魃是個美如畫的小仙女。
然后有個問題裴大官人不得不認真考慮一下,天女魃和南宮星月,長得為何那么相似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