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商人行會本身,同樣是一個異常復雜的組織,除去核心成員,大多數的加盟商會,只是看中了加入行會的便利,或者是為了避免不加入行會的“不便利”……對方在這片大陸上處在絕對壟斷的地位,像是剝皮人的走私客、閃地的牧商等等其余的貿易活動,即便可以在當地發展壯大,但相比起商人行會的勢力,便是全部加在一起,恐怕都只占十分之一。
如今商人行會總部下達禁令,讓手下加盟的商會繞開閃地——繞開血之主的勢力范圍,一方面當然減少了對當地的經濟掠奪,但另一方面,這就是一種貿易封鎖與禁運。
短時期內,還看不出效果。
燃油糧食等大宗商品也足以自給,不會出現大規模動亂。
但長此以往,多種細分門類的產品短缺就會逐漸顯現,產生對閃地的制約效果;而另一方面閃地哪怕發展出自己的工業,缺乏商人行會提供的巨大貿易網絡,他們也很難將產品銷售出去。
要想解決。
只能尋求替代。
但這談何容易。
施察等人的合作態度,確實讓南丁感到有些意外,而她則是想到:莫非大團長之所以選擇這一支貴族商隊,不僅是想要借助他們的身份隱藏自己,同樣也是要另辟蹊徑,建立起能夠為他服務的運輸商隊。
物流部不可能包攬一切,更高效的形式是作為管理者,而將工作外包分配給合作方。
而要問世界上哪里有這么多資源。
還有除了商人行會自身之外的選擇嗎?
這算是挖墻腳么……南丁暗道,隨即想到一個問題,看向蘇承開口:“蘇先生,聯合城帝國軍的機械義肢覆蓋率大概是多少……對不起,這個能說么?”
“當然,因為哪里談得上什么覆蓋。”蘇承對此無所謂,“殘疾的士兵我看過不少,但經過機械改造重新上陣的……恕我直言,全軍都找不出三位數來。”
有這個閑錢,不如配置好寶刀寶甲,當然更好的選擇是直接花錢雇人以及打通關系免除兵役。
根本就不用上戰場。
會加入中央軍的,除了些窮苦武士外,絕大多數其實都是農民征召兵,兵甲制服都是帝國分配無法自帶,戰后統一回收。
有時候連戰死的士兵,尸體都來不及收,他們身上的甲胄是一定要先帶回來的,畢竟一副鎧甲可是比一條人命值錢多了。
“我聽說機械義肢都是科技獵人們從遠古遺跡中搜刮拆卸出來的,所以才這么稀缺和價格高昂。”蘇承用略帶感慨和憧憬的語氣說道,“我其實也想過,若是人類掌握了義肢制作的技術,許多重傷截肢的戰友就可以重新站起來——并非是讓他們一定要重新投入戰場,而是在退役返鄉之后,至少還能憑一己之力謀生……”
在戰場缺醫少藥的情況下,截肢手術后能保下一條性命就已經是非常罕見,卻未必稱得上幸運。
因為后面還有更大的不幸等待著他們,蘇承見證過太多,有在行軍過程中被拋下的,有被遣返回鄉再無音訊的……他都不敢想象這些人之后遭遇了什么,帝國軍那層層盤剝后分發下的撫恤金甚至都不夠路費,而更多的情況下是這些傷兵自知無望,提前就已經識趣地結束了生命。
“但是,有時候僅僅是一條義肢,就可能讓一名百戰老兵重新發揮出比以前更加強大的戰力。”南丁想到了什么,下意識辯駁道,“有這樣的價值,帝國官方為什么不……”
“不將機械義肢納入軍械采購是嗎?”蘇承笑了一聲,“南聯合城的情況如何我不清楚,但我所在的帝國軍或許真的有這個實力。”
畢竟有商人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