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老先生沉吟片刻,又取出一枚玉箋模樣的物事,遞給了墨畫。
墨畫接過,打量了片刻,好奇問道:“老先生,這是什么?”
“宗門‘玉引’。”荀老先生道。
“玉引?”
“嗯。”荀老先生頷首,“是一枚‘引薦’用的玉箋,每個弟子,從宗門畢業后,會請門內一些長老,替他簽個名字,謀個出路,或者單純是用作修士道友間,互相引薦,論道交流之用。”
墨畫恍然。
這大概有點類似宗門的“推薦信”,又有點像是弟子的師門“名片”。
“每個弟子都有?”墨畫有些奇怪,“我之前怎么不知道?”
荀老先生默默道:“可能大家都覺得,你不需要這個吧……”
這種“玉引”,是長老簽名。
墨畫這個身份,在老祖面前都掛得上號,也沒哪個長老,會不自量力厚著臉皮,替墨畫“引薦”什么。
但問題是,墨畫并不打算留在乾學州界。
他是要離開的。
一旦離開乾學州界,外面的世界又不一樣了。
荀老先生道:“有些形式的東西,還是要有的,你在太虛門,在乾學州界,沒人敢看輕你。”
“但你出了乾學州界,天下之大,魚龍混雜,又是萍水相逢,沒人知道你是誰。”
“你若一直韜光養晦,不露聲名,倒無所謂。”
“但偶爾要行點便利,沒個證明,空口無憑,別人都只會認為你是吹牛。”
“所以,玉引這種東西,還是要有的。至少在外,遇到你往屆的太虛門長老師兄師姐,還能攀個交情。”
“修士的修為固然重要,人脈這種東西,也不可忽視。”
說完,荀老先生自己先在“玉引”中,給墨畫簽了個名,然后道:
“你拿去,多找些長老,讓他們都給你簽一下。就說是我說的。”
“是。”墨畫捧著玉引,心中感激不盡。
之后,墨畫便拿著荀老先生給的玉引,去找長老“簽字”了。
他先找的,都是熟悉的交情好的長老。
譬如荀子悠長老,荀子賢長老,溫柔貌美的慕容長老,教他道法的易長老,還有給他上課的傳承長老,以及負責山門考勤,經常給他批假條的宋長老……等等。
然后這個消息,不知為何,就傳了出去。
不少長老,主動就找墨畫,想替墨畫簽名了。
但他們不好意思主動開口,只是假裝“偶遇”,然后眼巴巴地看著墨畫。
墨畫遲疑片刻,緩緩道:“長老,弟子有個不情之請……”
那長老便道:“哦,宗門玉引是吧,好說好說,我來簽,我來簽……”
說話的時候,一臉喜悅。
最后,三山越來越多的長老,都這樣“偶遇”墨畫,然后替他在玉引上簽了字。
一般來說,長老能給弟子的玉引簽字,那是弟子的榮幸。
到了墨畫這里反過來了,誰給墨畫簽字,誰顏面有光。
誰不簽,誰就低人一等。
甚至,長老們給其他弟子簽名時,簽得龍飛鳳舞,生怕不夠瀟灑。
但給墨畫簽名時,一筆一畫簽得工工整整,生怕墨畫認不出來。
長老簽完了,老祖也沒幸免。
太阿山的老祖,喊墨畫去喝茶,無意間提及玉引的事,順手也給墨畫簽了。
沖虛山老祖也不落于人后。
然后三山的掌門也都簽了。
至此,墨畫這個弟子的“宗門玉引”上,密密麻麻,幾乎簽滿了太虛門三山,從老祖到掌門,再到長老們的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