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仙城偌大的論道場,一派蔚然的氣象,悄然升起。
……
陣法論道,完美結束。
之后煉丹,煉器和煉符的論道會,也依次舉行。
只不過在這些門類上,沒有墨畫這等,造詣超然的高階修士坐鎮傳道,一眾丹師、煉器師和符師,只是互相交流,互通有無罷了。
但即便如此,也讓大家受益匪淺。
通仙城也有了初步的修道學術氛圍。
論道會的最后,還是由大宗門出身,筑基后期修為的墨畫坐鎮,向眾人講解筑基的修行之道。
這次聽講的修士,就更多了,密密麻麻,坐滿了整個大道場。
甚至道場外,還有不少修士,或是蹲在屋頂上,或是掛在大樹上,為的就是聽墨畫傳道。
學陣法的修士,畢竟是少數。
但修為,卻是每個人修士都要修的。
所有煉氣修士,都想要筑基。而所有筑基修士,也無不想要精進修為,更進一步。
在太虛門里,筑基的修行,其實不算難。
但那是因為,太虛門是五品大宗門,傳承的根基深厚,對于筑基這等基礎的境界,有著一套經歷代羽化掌門和洞虛老祖創造,并不斷改良,驗證,迭代的修道方法。
這是無數修道天才,和高階修士的心血。
墨畫在太虛門修行的時候,自然不覺得有什么。
可回到了通仙城,他就意識到了,對尋常散修而言,筑基以上的修行法門,幾乎堪稱是一片“荒漠”。
大多數散修,即便修到了筑基,也根本不知,后面該怎么修。
只能憑著經驗,或先輩傳下來的只言片語,摸索著向前走。
這也就導致筑基的散修,每向前走一步,都艱難無比。
所謂“修道無門”,大抵如此。
墨畫便將太虛門的筑基道統,向眾人講解了一遍,告訴眾人,所謂筑基,究竟是什么意思。
筑基初期之后,靈力該如何吐納,如何煉化。
突破之時,需要注意哪些,如何減少失敗的概率。
修行之中,有哪些禁忌,是絕不可觸碰的。
哪些經脈,是絕不能用來運轉靈力,化為周天的……
這一番話,令眾人驚嘆不已,不少苦于修行無門的散修,更是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很多修道的細節,其實并不難,知道就能做到。
但難就難在“知道”這兩個字。
傳承匱乏,無人指點,修道壁壘森嚴,以往的散修,想知道這些,無異于癡人說夢。
此場論道會結束后,墨畫聲名更甚。
人人都知道,通仙城出了個“小仙人”,有天人之資,仙風道骨,不僅天賦驚人,修為深厚,陣法卓絕,而且仁心仁德,廣傳大道于底層修士。
而另一邊,俞長老已經開始,著手擴建通仙城的事宜。
擴建后的通仙子城,空間更大,可供更多外來散修安家定居。
此消息一傳出,通仙城周邊常往來的散修,無不欣喜若狂,感恩戴德。
而一部分陣師,乃至二品的老陣師,參加了論道會之后,也不打算走了。
他們身家豐厚,資歷也老,直接在通仙城置辦了洞府,安定了下來。
畢竟整個大黑山州界,也沒有哪一座仙城,能像通仙城這般,安定富庶,人氣興旺,陣法氛圍濃郁,從上到下都透露出如此勃勃生機的。
更何況,通仙城還在發展。
他們作為陣師,留下來,必定大有可為。
而陣師多了,彼此之間交流切磋,即便是會友喝茶,也容易了許多。
整個通仙城,彌漫著一股欣欣向榮的氣息。
一切都在變好,一切也都在按墨畫的預期發展。
墨畫看著這一切,心中欣慰,而后便突然意識到,他所能做的已經做了,接下來的事,暫時也用不上他了。
通仙城,靠俞長老,靠著大家,已經可以發展得很好了。
“或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這個念頭一浮起,有些突兀,又十分理所當然。
墨畫神情微沉,目光有一絲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