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局亂象中,“巫鷲部”就是一條大鱷魚,十分兇險。
情況十分險惡,巫鷲部不斷強大,不斷殺伐,最終肯定會征服朱雀山界,初步成為墨畫在大荒證道的最大阻礙。
但墨畫轉念一想,巫鷲部是一條鱷魚,攪混了水,將各大部落,全都吃了個遍。
等于變相地,削弱了朱雀山本地部落的實力。
同時也將大部落切割開來,方便自己“下口”了。
世間的事,好事參半,禍福相依。
很多時候,要看從什么角度考慮,要從“壞事”中尋求機遇。
墨畫的思路便更清晰了。
巫鷲部太強,而自己不強。
接下來,他便避開巫鷲部,繼續“吞并”一些橫斷山域內的一些小部落,以及一些大部被擊潰后,分離出的中小部落。
這個過程,自然不可能容易。
但與墨畫達成交易后的大將戮骨,幾乎解決了一切問題。
之前戮骨跟墨畫在一起,表面上是“同盟”,但行事卻并不積極,很多事,往往墨畫說一句,他才能一臉冷淡地勉強做一下。
而墨畫答應助他復仇后,戮骨的心態,自然不一樣了。
哪怕是為了復仇,他也不可能消極。
戮骨是術骨大將,金丹后期,弒骨死后,他幾乎就是術骨部的最強大將了。
戮骨一旦認真起來,面對一些中小勢力,自然都是橫掃。
就這樣,戮骨在前面打仗,墨畫在后面以巫祝的名義,吸收蠻修,壯大勢力。
他的“勢力”越來越壯大,成分也越來越復雜。
大部落的逃兵,敗兵,中部的游兵,散兵,小部落的老弱婦殘。
基本什么人都有。
墨畫也不挑食,基本只要歸順,他就會收,先將人員都“吃”下來。
之后再想辦法,慢慢“消化”,統一他們的意識和行為,讓所有人凝聚在一起,讓所有棋子都生死與共,從而逐漸成為棋盤上,一條足以奠定勝勢的“大龍”……
而這樣“吃”了一陣中小部落后,墨畫終于碰到了術骨部的殘部。
術骨部也在巫鷲部的征討下落敗了,不少蠻兵四處逃竄。
這群術骨殘部的蠻修,也給了墨畫了解戰局,推衍術骨部因果動向的機會。
墨畫事先從戮骨口中,得知了術骨本部和正部勢力的位置。
現在又從這些術骨殘兵口中,確認了饑災之下的勢力分布,然后根據巫鷲部的行軍路線和戰爭結果,進行了大局的推衍,得出了術骨本部和正部兵敗后,可能會藏身的山脈。
這種事,需要洞悉天地人三才,了解大荒局勢,具有高明的衍算之法,以及深厚的神識算力。
基本只有墨畫能做。
而算出這一切后,墨畫便在輿圖上圈了幾個點,畫了一條線,對戮骨道:
“按這個路線,向前推進,避開巫鷲部,找到術骨本部,然后……”
在戰亂中,殺了術骨大酋長。
后面這句話,墨畫沒明說。
但戮骨心知肚明,眼中兇光如野火閃爍。
之后大軍按照墨畫的安排推進。
行進路線上,翻山越嶺,果然遇到了更多術骨部的蠻兵。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都被戮骨收服了,成為了墨畫大軍的一員。
戮骨是大將,威名卓著,統領著一個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