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亞對于奧斯曼帝國來說重要性很低,它的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維持穩定的費用卻很高。
面對這塊爛地,奧斯曼帝國也是以擺爛的狀態統治。奧斯曼人只在城鎮中有據點,稅收能收多少就算多少,叛亂者只要不喊著獨立或者進攻城市,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一地區90以上是崎嶇的山地,農作物產量甚至不到隔壁伏伊伏丁那省的五分之一。
工商業貿易幾乎不存在,到了十九世紀依然是靠農、牧、漁、獵生存。
而且這里的山民野性難馴彪悍好戰,動不動就起義搞事。奧斯曼帝國曾多次派大軍圍剿,但是都無功而返。
這塊爛地雖然是奧斯曼的“祖宗基業”,但馬哈茂德二世丟了它也一點都不心疼。反而是現在已經基本屬于獨立狀態的塞爾維亞,對于奧斯曼帝國來說卻不容有失。
因為一旦塞爾維亞淪陷,奧地利進入奧斯曼帝國的道路將暢通無阻。兩國之間也是有著百年恩怨,一旦奧地利人嘗到鮮血的味道,保不齊會成為下一個俄國,動不動就搞個“土奧戰爭”什么的。
于是乎,此時的馬哈茂德二世不得不留下十五萬軍隊來和俄、奧兩國對峙,在南線只有20萬人的兵力,要弱于默罕默德阿里的兵力,他只能希望埃及內亂是真的,自己的先頭部隊能直接拿下敘利亞。
敘利亞戰場。
奧斯曼人的先頭部隊在哈弗茲帕夏的帶領下,迅速進入敘利亞,起初未遇抵抗,他就想趁著埃及人兵力空虛之際,一舉拿下大馬士革。
然而哈弗茲帕夏不知道的是,從他進入敘利亞那一刻起,就已經落入了易卜拉欣的圈套之中。
當奧斯曼的軍隊一路挺進到阿勒頗時,哈弗茲帕夏決定在小鎮尼濟普修整補充給養。
結果被早就埋伏在尼濟普的埃及部隊和隨后而來的易卜拉欣的主力,前后夾擊損失慘重,哈弗茲帕夏本人也被俘。
易卜拉欣親手砍掉了哈弗茲帕夏的人頭,并割下了所有戰俘的胡子,將其當成禮物送給馬哈茂德二世。
大薩拉基里奧皇宮之中,五十四歲的馬哈茂德二世詛咒著默罕默德阿里和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他本人日夜操勞一生致力于改革,但卻屢遭挫折,此時已近癲狂。
慘敗的消息被他撕得粉碎,哈弗茲帕夏的人頭被他一腳踢飛。
“我還有新軍我還有艦隊派馬哈茂迪耶號去告訴艾哈邁德,打不贏就提頭來見”
“去叫那個帕麥斯頓過來,英國人的支援在哪里,如果我見不到英國的艦隊,就砍他的腦袋”
費爾恰克憂心忡忡地寫好了命令,他不知道戰爭究竟會走向何方,但比起戰爭,他更擔心的是蘇丹的身體。
五十四歲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高壽了。平均年齡30歲
前線的指揮官艾哈邁德接到命令之后,立刻讓軍隊沿著海岸線進發,水陸兩軍齊頭并進,這樣在遭遇埃及軍隊時可以相互支援。
可艾哈邁德帕夏不知道的是,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早就被默罕默德阿里用錢收買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