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將其消滅,法國人一定會更加堅定的站在自己這一方,同時也讓英國人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奧斯曼帝國艦隊叛變,新軍潰散,只能靠著一些雜牌軍和民兵苦苦支撐,好在默罕默德阿里的名聲很差,平民都不想接受這個殘暴的統治者,紛紛加入抗擊埃及軍隊的隊伍。
這讓阿里快速奪取安納托利亞,逼奧斯曼蘇丹簽城下之盟的計劃破產。
現在他只能鋌而走險,選擇第二條路,同時他也相信,這一定是真主的指示。
另一方梅特涅根據明興格萊茨條約召開了列強會議,目的就是保障列強在奧斯曼帝國的利益。
歷史上這場會議,梅特涅不但敗光了自己的政治資源,更是暴露了奧地利的軟弱本質,從此歐洲外交的中心從維也納轉移到了倫敦。
但這一次不同,奧地利的陸軍已經完成換裝,海軍更是表示完全有能力面對任何的突發狀況,并給于敢于來犯之敵以毀滅性打擊。
歷史同期奧地利的財政收入只有14億弗羅林,而此時奧地利的財政收入超過2億弗羅林。
歷史上,跳得不行的匈牙利,此時剛剛經歷了一場內亂元氣大傷,更是由于錯過了德意志關稅同盟和鐵路大發展兩個關鍵時期,顯得虛弱無比。
幾乎是在奧地利軍隊到達諾維薩德的同時,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的血書就到了維也納。
米洛什的血書上,他先是說自己是被人欺騙才相信了俄國人的鬼話,又說了俄國人和那些塞爾維亞的叛徒是多么的卑鄙無恥,以及塞爾維亞人民是多么渴望奧地利天兵能早日到來。
最后在結尾處的落款上,署名哈布斯堡家族最忠實的仆人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
雖然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的行為,既惡心又膩歪,但他確實給奧地利帝國了一個借口。
在梅特涅眼中,只要拿下塞爾維亞,奧地利在巴爾干地區就再也沒有后顧之憂。
可在弗蘭茨眼中,這會讓奧地利和俄國陷入不死不休的局面。沙皇自稱東正教的守護者,他又怎么可能會允許一個斯拉夫人的國家被異族異教的奧地利吞并呢
維也納,美景宮。
這座宮殿第一任主人,正是那位扭轉奧地利和奧斯曼帝國攻守之勢的歐根親王。
帕麥斯頓對于梅特涅沒有任何好感,但是他覺得奧地利一定會從自身利益考慮,阻止法國的擴張,只要排擠掉法國人,英國就能對埃及進行經濟殖民,進而讓整個近東地區都成為英國的商品傾銷地和原料產地。
普魯士則是一副抱著吃瓜看戲的心態,看看能不能給奧地利和法國找點麻煩,順便再撈一些好處。
法國則是一面派人來參加和會,一面派人督促埃及趕緊和奧斯曼帝國簽訂和平協議。
此時的法國四處開戰,對于它的國力已經有些吃不消了,現在再來一場大戰,也許就要重演法國大革命的悲劇了。
俄國一向不喜歡列強共同行動,因為這會影響俄國的獨霸權益,但近期奧地利在諾維薩德的動向,又讓沙皇不得不派人參加來試探一下奧地利的態度。
此時沙皇最希望的是奧斯曼人能和埃及簽訂城下之盟,然后趁著英法大戰之際,再來一次俄土戰爭。
畢竟俄土戰爭對于沙皇來說打一次爽一次,一直打一直爽。
沙皇對貿易上的霸權不太感興趣,他想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土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