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
馬丁范布倫應該算是有史以來,最慘的美國總統之一。上任之初便是經濟危機,之后法國、墨西哥不斷增加軍力,讓美國不得不加入地區軍事競賽之中。
歷史上美國軍隊一直維持在一個很低的人數,直到一戰爆發才開始擴編。
可現在美國不得不在自身遭遇經濟危機的情況下,養活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也許真的是有上帝在庇佑這個國家,先是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到美國主持經濟改革,其核心就是用外國人的錢,來救美國的命。
這一招果然奏效,立刻就阻止了美國貴金屬的外流,雖然名譽上受到了一些損失,但這個時代美國人本來就被稱為野蠻人,只要能挽救美國經濟,他才不在乎別人叫他阿拉提,還是成吉思汗呢。
之后歐洲又爆發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和糧食危機,美國聯手俄國成功收割歐洲韭菜。此時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又提出了“摩西計劃”,其主要目的就是引渡那些埃及的有錢人來美國。
此時的埃及內憂外患,再加上默罕默德阿里的殘暴,讓很多埃及權貴都迫切離開這個鬼地方。
美國可以派一支艦隊,去將那些權貴和他們的財寶接走。如果這個計劃可以成型,那將為美國增添一筆寶貴的財富。
其實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剛剛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收到這么多定金。馬丁范布倫已經命令艦隊啟航,去拯救那些儲錢罐了。
但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其實是反對的,他覺得只吃下定金就好,艦隊可以等局勢明朗一些再派出也不遲。
畢竟能將那些儲錢罐搬上美國這條船最好,可萬一要因此損失了艦隊,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作為一個商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不愿意承擔風險,但馬丁范布倫作為一個總統,他更不愿意失去信用。
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工人的罷工抗議不斷,起初馬丁范布倫態度強硬,要求軍隊以武力鎮壓。
然而美利堅人民武德充沛,再加上當時的軍隊連軍餉都發不出來,自然是一瀉千里了。
于是乎馬丁范布倫又毫無節操地宣布,美國政府將會接受人民的意見,采取十小時工作制。
剛剛平息了工人的罷工,美國國內的南北矛盾又再次升級。北方的工廠主們希望提高關稅,而南方的奴隸主們不愿意接受。
因為他們很清楚,一旦關稅提高,他們就只能買北方佬生產的那些垃圾了。而原本利潤豐厚的出口貿易,也會因反制性的關稅壁壘,而變成雞肋。
就在兩難之際,他的國務卿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出了一個主意,可以讓南方改種罌粟,同時禁止北方種植罌粟。
這樣提高關稅之后,既能保護北方工業主的利益,又能讓南方的奴隸主在經濟上少受損失。
雖然現在人研究美國南北戰爭,總喜歡從奴隸制入手,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北方的工廠主和南方的農場主之間的矛盾,是農業國還是工業國的道路之爭。
美國的氣候很適合鴉片的生長,而且地廣人稀農場也很容易形成規模。但正是因為太地廣人稀了,想給南方某種作物的種植特權是幾乎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