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一次他的提議遭到了內閣的激烈反對,英國不可能為了兩塊爛地就和奧地利鬧翻,而且法國人的勢力也伸入了中美洲,萬一兩國聯手形勢會對英國不利。
從全球霸權角度講,法、奧都是英國需要拉攏的對象,不能讓它們倒向俄國一方。此外法國人在中美洲的遭遇和他們自己在阿富汗的遭遇,讓英國政府十分忌憚山地作戰。
帕麥斯頓堅稱“法國人絕不敢和英國為敵”,但沒有人愿意冒這個風險,更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再次發出抗議,抗議歐洲列強在美洲的殖民行為,是對門羅宣言的一種褻瀆。
美國時任總統約翰泰勒,再次重申了門羅宣言的內容。
1、要求歐洲國家不在西半球殖民。這一原則不僅表示反對西歐國家對拉美的擴張,也反對俄國在北美西海岸的擴張;
2、要求歐洲不干預美洲獨立國家的事務;
3、保證美國不干涉歐洲事務,包括歐洲現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務。
不過對于歐洲列強們來說,這不過是一個并不好笑的笑話而已。奧地利、英國由于和美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所以并未明確表態。
但是法國由于和西班牙結盟,而且雙方在美洲都有大量的利益絕不可能接受所謂的門羅宣言,便公然指責美國想要獨占美洲大陸,堅決不接受美國人的恫嚇,大有一言不合就要開戰的架勢。
之前在德克薩斯的慘敗還讓美國陸軍的將領們記憶猶新,雖然美國陸軍的規模已經比當時擴大了五倍不止,但是沒有一個將領敢說自己能拿下德克薩斯,就連拿下圣安東尼奧做不到。
其實不要說是圣安東尼奧,就連德克薩斯的北大門達拉斯要塞,美國軍方都沒有把握攻下,因為法國人在此地修建了巨大的棱堡要塞群。
關于對法宣戰美國軍方內部甚至都發生了矛盾,陸軍要求在海上封鎖法國,但此時休斯頓港口內停泊著六艘法國戰列艦,這些大家伙可不是美國的小噸位巡航艦能對付得了的。
此時的休斯頓港已經被法國人命名為“菲利普港”,以紀念他們偉大的國王陛下。
約翰泰勒作為美國總統的歷史評價不高,并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單純地站錯了隊,死后還被林肯“鞭尸”,才成了美國歷史上最不遭人待見的總統。
但實際上他的能力非常強,歷史上正是約翰泰勒吞并了德克薩斯,并且成功將英國人排擠出俄勒岡,重新劃定美加邊界,用外交手段解決了英美矛盾,用卑鄙的手段逼迫他國簽訂了一份又一份不平等條約。
對內殘酷掠奪印第安人,挫敗了大工商業資產階級操縱金融、壟斷聯邦權力的陰謀;他簽署優先購買法案,是美國政府自建立以來所通過的最重要的土地措施。改革海軍,整頓稅務,血腥鎮壓叛亂。
約翰泰勒僅憑軍方的說辭便判斷出,美軍根本沒做好戰爭的準備,因此他不得不對法國做出讓步。
但是美國并沒有承認法國對中美洲的權利,而且暗中資助反法、反英、反奧勢力,希望發動當地人將西方列強趕出美洲。
更可怕的是美國人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居然將拉莫桑從監獄中救了出去。
但此時他所面臨的局面要比歷史上嚴峻得多,英、法、奧三國都進入了美洲,墨西哥雖然內戰不止,但是比起那個平均一年一百多場暴動,每四個月換一屆政府的墨西哥不知道強了多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