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帕夏默罕默德阿里退位,將帕夏之位傳給了自己的長子易卜拉欣,并且成功戒除了鴉片。
這倒是讓弗蘭茨感到有些意外。
不過雖然默罕默德阿里退位將位置傳給了易卜拉欣,但是弗蘭茨可以肯定這位梟雄一定在計劃著什么。
如果他真的自暴自棄,或者看開了,又怎么會戒掉鴉片呢
默罕默德阿里確實是一代梟雄,但現在的這種情況就算他有野心,恐怕也很難改變局面了。
埃及西面,卡拉曼利家族對于的黎波里的掌控越發牢固,除了突尼斯發起過兩次試探性的進攻,其他國家并沒有什么動作。
但是自從奴隸貿易禁絕之后,的黎波里的經濟狀況十分不樂觀,主要靠漁業、椰棗和羊毛賺錢,而主要的貿易對象自然是奧地利。
不過他們并沒有發現石油,反倒是發現不少其他礦藏,但是此時的黎波里基礎設施極其落后,并且沒有貴金屬,所以毫無開采價值。
突尼斯感到危機,畢竟周圍的國家似乎只有它一個還保持著獨立的狀態。但這位名喚“埃哈邁德貝伊”的突尼斯大君也和這個時代所有銳意改革的君主一樣,編練了一支西式軍隊,人數常年在兩萬人以上。
同時組建了一支由十八艘戰艦組成的海軍,以求御敵于國門之外,但其中噸位最大的不超過600噸,火力甚至不如這一時期列強們的武裝商船。
曾經的貝伊為了改革不惜拆除寺廟,火燒了反對自己的教團長,甚至自己的長子也一并處死了。
但現實卻給了他重重一擊,那就是默罕默德阿里的敗亡。埃及無論陸海軍都遠勝突尼斯,但是在列強面前卻輸得連底褲都不剩。
現在的貝伊每天深入簡出,經常發表一些奇怪的言論,外交上派使者到英、法、奧、俄、土到處結盟。
國內反對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但都被他的新軍殘酷鎮壓,其中一次將一座擁有16萬人口的城市,殺得只剩下一個老瞎子。
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正在遭受法國的入侵,法軍雖然屢戰屢勝,但是卻始終沒法穩定住局勢。
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也對法國人毫無辦法,傷亡比通常都在七比一以上,而且更要命的是法國派軍艦封鎖了海岸,使他們無法繼續從英、奧等國購買武器。
甚至有英國商船強行突破封鎖,而被法國軍艦擊沉的案例發生。
之后英國政府照會法國大使希望對方能給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是得到只有一個人一百法郎的賠償金。
面對法國人的強硬態度,最后英國政府不得不通知本國商人,不要繼續挑釁法國軍艦。
當然這并不是基佐的意思,而是受波拿巴派控制的法國軍方的意思,他們已經受夠了英國人的無恥和輕蔑。
這也得到了國王路易菲利普的認可,畢竟他將北非和西班牙一樣都視為自己的國土。而且現在法國的力量已經滲透到西班牙國內,甚至已經架空了那個自以為是的攝政女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