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造出的皮爾森啤酒要遠比歷史上的皮爾森啤酒優秀得多,無論是釀造工藝,還是保質期。
約瑟夫古羅爾這個巴伐利亞釀酒師,他幾乎參與皮爾森啤酒的全程設計,但是唯獨不知道它的保質期為何會如此之長。
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巴氏殺菌法一直到1862年才由路易斯巴斯德提出。
原理就是利用細菌自身繁殖的特性,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全部殺滅,以達到延長保質期的目的。
弗蘭茨尊重巴斯德是個偉大生物學家,所以關于巴氏殺菌的秘密并沒有對其隱藏。
相反,弗蘭茨還真誠地邀請對方來維也納深造,不過被巴斯德斷然拒絕了。
“通過這一段時間在維也納的所見所聞,您應該明白,未來科學界的中心必然在奧地利。并且有我的支持,你以后的研究之路會走得很順暢。”
弗蘭茨并不擅長和科學家打交道,因為他總感覺這群人的思維太過發散,總是會想到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但通常來說,擺事實,講道理,這種套路還是行得通的。
“謝謝您的錯愛,弗蘭茨大公。在維也納的這段日子里,我確實見識了很多。尤其是關于那些看不見的生物的研究,讓我感覺受益良多,但對于您的邀請,還請容我拒絕。”
巴斯德說得很肯定,似乎不容置疑。
“科學無國界,巴斯德先生。巴黎那些傲慢的蠢貨,他們并不能認識到您的真正的才能。”
其實此時巴斯德剛剛年滿20歲,而且從中學畢業之后就成為布松山中學的助教,這在當時是極為難得的。
但是他的大學之路走得并不順暢,直到1843年8月他21歲時,巴斯德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攻讀化學和物理的教學法。
而弗蘭茨開出的條件是,巴斯德如果愿意來奧地利,那么他可以選奧地利帝國任何一家學府,學習任何他想學習的課程。
皇室不但將負擔巴斯德所有的費用,并且愿意給他每年5000弗洛林的年金。
同時巴斯德將受到維也納皇家科學會的邀請,成為這個組織創立以來最年輕的會員。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巴斯德的回答讓弗蘭茨有些驚訝,畢竟后者一直以為這句話應該是國人說的,但實際上最早說出這句話的正是這位路易斯巴斯德。
奧地利與法國乃是百年世仇,這種矛盾早已經融入到雙方各個階層的血液之中。
巴斯德作為一名民族主義者是絕不可能為死敵奧地利帝國效力的,但弗蘭茨尊重他的選擇,并沒有加以阻攔。
其實以弗蘭茨的能量讓一個人在維也納消失,實在再容易不過,更不要說是一個外國佬。
阿佳妮走進來看到弗蘭茨一副悵然若失的樣子便說道。
“失戀了嗎”
這讓弗蘭茨十分尷尬,畢竟這個時代的科學家們生活條件大多不好,他通常只需要付出極小的代價便能勸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