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1月13日。
奧地利,維也納。
鐵路的優勢顯而易見,而缺乏鐵路的劣勢猶如在放大鏡下不斷被放大一樣。
比如前不久德意志邦聯志愿軍開赴盧森堡時,匈牙利政府就公然以出兵援救奧地利為交換條件,要求后者兩億弗羅林軍費并且還需給予減免其五年的稅收。
送信的馬扎爾使者自信十足地宣讀了匈牙利的書面意見,這對于正準備歡聚一堂開慶功宴的帝國高層與將校來說簡直是匪夷所思。
他們內心可稱得上五味雜陳,這個國中之國消息竟然閉塞到了一個如此可怕的程度,不知是該感到高興還是悲哀呢
見到對面一雙雙驚奇的眼神,那名使者自覺困惑不已。
難道是奧地利認為只靠自己的力量又或是憑借德意志邦聯那些散兵游勇就能對抗得了法國人經過一番簡短的思考后,安德魯伯爵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要知道42萬帝國軍人中有18萬“匈牙利人”。
馬扎爾人將所有圣史蒂芬王冠領地內的民族都視為匈牙利人或其財產。包括克羅地亞和斯洛伐克地區都是帝國重要的兵源地。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地方窮。東方有句老話叫“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西方也差不多。
既然奧地利人不需要他們這個盟友,那么作為敵人呢此消彼長之際,安德魯伯爵并不認為維也納方面能抵住來自匈牙利和法蘭西的兩面聯手夾擊。
“尊敬的兩位大公殿下,梅特涅親王和諸位大臣們,我想各位應該對我們馬扎爾人的實力再清楚不過。
無論是任何沖突,較為明智的一方都會選擇不主動與王國為敵;至少不會希望我們被對手所拉攏,還請諸君認真考慮我國的提議”
然而安德魯伯爵的發言還沒有完畢就被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打斷了,他被對方傲慢和愚蠢的”建議”所震驚。參加過營救匈牙利“移民”的他非常清楚,那個所謂的匈牙利人的政府有多荒謬。
匈牙利移民事件,這是之前的劇情。匈牙利以拯救災民的名義,將難民移民美洲以緩解當地的壓力,但實際上卻將他們賣為奴隸。
“您是認真的嗎”
安德魯伯爵對于一個“年輕人”打斷自己很是不滿,但既然對方已經上套,那他就大發慈悲地對當下局勢進行一番總結罷了。
“當然,據我所知,皇室年輕一輩中最出色的將領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已經被法國人圍困在弗萊芒了。
所謂的德意志邦聯志愿軍也不過是一盤散沙更兼各懷鬼胎的組合,因此被法軍一擊而潰。這讓人毫不意外。
而我們匈牙利人則完全不同,我們每個人都是高潔的戰士。另外恕我直言,我似乎從未見過您。請問您又是哪位高人”
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十分鄙夷地看了一眼對方道。
“弗里德里希費迪南德利奧波德。”
此言一出弗里德里希大公不開心了,心道:“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也學會騙人了。果然和那個小鬼混時間長了都這樣。”
不過他并沒有戳穿自己的大哥,而屋內的其他貴賓都是抱著一副吃瓜看好戲的心態,他們都很好奇那位不速之客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安德魯伯爵“哦”了一聲便沒有了下文,這讓周圍的”觀眾們”頓時大失所望。
雖然此人幾乎每次到維也納,他的臉上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表情,但實際上他對這里既缺乏了解也并未放在心上,所以才會有今日大庭廣眾之下不識皇室大公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