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第六十一章留學生
奧地利,維也納。
瑞士獨立聯盟希望奧地利能派遣軍官去指揮和訓練他們的軍隊,因為有經驗的傭兵和軍官大多效力于自由聯盟,而反觀他們這一方最老練的將領不過指揮過一個團和走私犯打過仗。
實際上的指揮者是牧師貝利特和烏爾里希薩利斯,前者是個只在神話故事里看過打仗的家伙,后者則是一位經常要靠權威才能壓制學生的不合格教師。
相反自由聯盟的亨利杜福爾將軍和弗雷荷洛賽,一位跟隨過拿破侖南征北戰,另一位則是瑞士參加過戰斗最多的將領。
直接派遣現役軍官和士兵去瑞士也是不可能的,奧地利帝國高層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奧地利人自己放棄了維也納體系,而此時歐洲至少表面上的和平對于奧地利來說十分重要。
奧地利的科技成果和外海殖民地都需要時間才能轉化為國力,同樣德意志關稅同盟和亞平寧關稅同盟也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
奧地利帝國的高層都相信照此繼續發展幾十年,一定可以與大英帝國和俄國一戰。
但在弗蘭茨眼中,和平對于奧地利的真正價值在于壓制了國內矛盾。
此前的盧森堡危機中,匈牙利方面甚至已經在組織軍隊,至于是勤王,還是想改天換地,那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同時北意大利、波西米亞、甚至海外那些殖民地和隱藏在角落里的人也在蠢蠢欲動。弗蘭茨不覺得他們能成功,最多也就是自掘墳墓而已。
之后奧地利大勝,那些慶賀勝利的人群中就不知道隱藏著多少昨天打算推翻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家伙。
其實很多人都看到了這一點,但是卻毫無辦法,最后只能處理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倒霉蛋而已。
所以奧地利短時間內不會卷入歐洲大戰,但是不能派兵,不代表不能幫忙訓練。
當然明面上不能這么說,要說成是學習交流。
讓瑞士正統聯盟的軍官到奧地利學習,一來是教他們如果打仗,二來也是有拉攏之意。
弗蘭茨很清楚花再多的錢賄賂再多的官員,也不如直接培養一群精神奧地利人更有效。
弗蘭茨的提議立刻就得到科羅拉夫伯爵和梅特涅親王的認可,他們也不想涉足瑞士內戰,但能擴大自身影響力的事情可沒有理由不做。
但此時弗蘭茨卡爾大公和路易大公按照先皇意思提出了反對意見,理由么,就是奧地利債務深重,沒有錢來支援別國。
當然這條理由并不是兩位大公說的,而是自作聰明的皇家首席顧問斯魯特先生說的。
他覺得有必要和兩位實權人物搞好關系,順便展露一下自己的才華。
但卻更加暴露了這位首席顧問的無能,弗蘭茨甚至都懷疑安娜皇后是不是因為看出此人無能好控制才會與之媾和的
面對這種荒誕的理由,弗蘭茨直接提出了讓對方自費學習這個看起來更加荒誕的解決方案。
最終這個提議被通過,瑞士方面出資到奧地利自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