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戰斗尤其是對那些血氣方剛的印第安士兵來說是一種折磨,他們不畏懼死亡,但是卻不習慣被這樣點名屠殺。
值得欣慰的是,墨軍成功地消滅了數支美軍運送補給的隊伍,后者的手槍騎兵再次在短促的遭遇戰中敗給了輕騎兵。
不過這不能歸罪于手槍騎兵這種兵種,畢竟作為襲擊者墨西哥人擁有兩個騎兵師,而美軍的運輸隊至多只有一兩個連。
但這些勝利還是不足以鼓舞阻止一種悲觀的情緒在軍中蔓延開來,塔桑安納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
于是乎他想起來自己偶像在1812年時的做法,到了晚上墨西哥軍留下了足夠的營火,然后悄悄撤離了戰場。
明亮的篝火反而成為了掩蓋真相的罪魁禍首,此時的美軍軍營中已經爆發了黃熱癥。
由于夏季蚊蟲過于活躍,且此次出征墨西哥的大多是“北方人”,他們對于這種病毒完全沒有抗性,所以很快就有大批士兵失去了戰斗力。
黃熱病是由黃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尹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癥擁有極高的死亡率和強大的傳染性,哪怕是到了今天也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對付這種病毒也是以預防為主。
歷史上這種死神在美墨戰爭期間奪走了近萬美國人的生命,而此時的美軍士兵數量更多,衛生條件更差;且選擇在河邊扎營又是在夏季出兵,大大增加了感染這種病毒的風險。
當第二天美國人發現墨西哥人撤兵時,美軍將領和他的副官相擁在一起慶祝劫后余生,同時宣布在格蘭德河的這場戰役是他們贏了。
雖然在不遠的道路上還有上千具美軍運輸隊的尸體沒有收斂,但是墨西哥軍隊撤兵就是最好的證明。
與此同時塔桑安納宣布自己才是勝利者,因為他把美國老堵在兵營了一個星期,并且消滅了多支美軍運輸隊,還繳獲了數面旗幟,所以墨西哥才是真正笑到最后的贏家。
雙方都自我感覺良好,但戰爭卻并沒有進一步升級,首先這批由泰勒將軍率領的美軍先鋒的目的就是要守住補給線。
而墨西哥一方自然知道黃熱病的厲害,那些蚊子可不只叮美國老。
塔桑安納正在焦急的等待己方足夠的蚊帳和醫生被運送到前線,否則他很清楚迎接他的下一步是什么;畢竟這種病毒在墨軍營地中暴發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另一方面第一批趕到加利福尼亞的美利堅士兵被這片土地的富饒驚呆了。實際上經過奧地利多年的經營,這里已經成了一片富饒的“綠洲”。
其實加利福尼亞地區的土地本來就十分肥沃,非常適合搞農業生產。而奧地利一方面也不能天天靠殺野牛吃牛肉這種原始采集獵人的方式生活,再加上手頭上的“勞工”比較多,就搞起了農業種植。
當然在加利福尼亞重視農業的這條策略也是經過弗蘭茨授意的,畢竟他很清楚后世這里就是美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
這自然也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考慮,因為不可再生的金礦早晚會枯竭的。
此時第一批進入加利福尼亞地區的美軍士兵已經成了地下礦工,他們終于可以見到那些親愛的金子了。
只不過是需要他們親手掏出來,然后再交到別人手上。此情此景,怎一個殘忍了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