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實心炮彈,火箭彈在平原上的殺傷力還要更強一些。一發發火箭彈鉆入人群密集的陣列之中,每每都能清空一大片美軍。
雖然每有一人倒下便會有另一人補上,但是卡爾納準將的心卻在滴血,要知道這些人都是美國的正規軍,每個人都是服役超過五年的老兵。
他們經受了大量軍事訓練才能夠在此時穩住隊形,這樣的好兵整個美利堅聯邦也只有8600人。
可即便是這樣的部隊此時士氣也瀕臨崩潰了,如果不是后面有督戰隊的刀頂著,恐怕他們早就逃跑了。
卡爾納準將此時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的步兵不可能追上騎兵,而在這樣的火力打擊之下士氣崩潰也只是遲早的問題,最主要的是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上解決這種局面的辦法。
就在卡爾納準將猶豫之際,一發炮彈落在了他面前的地面上,然后彈起將其用來思考的工具像西瓜一樣敲碎
“準將死了快跑啊”
早就瀕臨崩潰的美軍精銳此時終于爆發出最后的力量,嘶吼著、吶喊著逃向羅伯特斯托克頓的大軍方向。
不過步兵在面對騎兵時選擇逃跑,就等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早就埋伏好的奧軍騎兵從側翼殺出,對著這些慌不擇路的美軍就是一頓亂砍濫殺。
期間也有部分勇敢的美軍士兵想要回頭反擊,但是人騎在馬上帶來的巨大沖擊力,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招架得住的,更別說奧軍騎兵中還有大量的槍騎兵。奧地利、波蘭特色。
實際上驃騎兵并不是沒有手槍,但是通常不會在沖鋒時使用,這些手槍一般都是在不幸落馬,或者是混戰中使用。
即便是此時弗蘭茨早就將左輪手槍引入到了奧軍裝備體系之中,這些驃騎兵也不愿意在沖鋒和突襲任務中使用手槍。
這倒不是什么騎士精神,而是當時手槍有太多不可控性,首先就是命中率的不可控,騎射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精通的,而且當時手槍本身的命中率也十分堪憂。
當時手槍的有效射程通常都在30米以內,而即便是現代手槍的有效射程也大多在五十米以內,但實際上十五米以外就很難擊中目標了,再加上高速運動的同時更會降低命中率。
而且這個時代軍人嚴重缺乏實彈射擊訓練,除非是天生的神射手,否則一年三十發子彈真練不出什么騎射來。
至于美國牛仔動不動在幾百米外用一把手槍連續命中同一枚硬幣,又或者在騎馬與相向而來的火車擦肩而過時用手槍子彈精準穿過兩道玻璃的縫隙,避開乘務員和密集的旅客命中另一面的列車大盜。
這些基本可以理解為美國人的武俠,畢竟擁有八倍光速的超人都能讓凡人用火藥推進的槍械打成重傷也沒什么是不可能的。
其次便是槍械的不穩定性,當時的槍械各種故障層出不窮,卡膛、瞎火早都是司空見慣了。
言歸正傳,實際上在追擊戰中揮舞著馬刀的騎兵比手槍騎兵要嚇人得多,屠殺效率也要高得多。
在羅伯特斯托克頓和他的增援部隊趕來之前,卡爾納準將的精銳部隊就已經被消滅殆盡了。
而羅伯特斯托克頓的手下并沒有多少騎兵,長距離的海上航行喂養牲畜是十分困難的。
歷史上羅伯特斯托克頓的遠征軍里只有不到五百名騎兵,而此時由于弗里蒙特占領了圣迭戈為美軍貢獻了不少的馬匹和騾子。
雖然北美不缺馬,但是戰馬還是很難得的,所以此時羅伯特斯托克頓手下只有不到一千人的騎兵,而馬匹的質量要遠低于奧軍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