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還是很喜歡塔桑安納這種人的,畢竟這種家伙有一個作為“仁君”的自知之明。
相反胡安巴勃羅杜阿爾特,這個多米尼加的前總統就有一些不自量力了。
先是搞民主選舉稀釋了自己的權力,然后被佩德羅桑塔納一波政變直接趕出了多米尼加。
弗蘭茨費了好大勁才把這個多米尼加的前總統弄到奧地利,結果后者居然想讓奧地利出兵幫他平叛。
弗蘭茨派人告訴他時機未到,稍安母躁。換來的是胡安巴勃羅杜阿爾特的連夜逃跑。
弗蘭茨是不知道這貨怎么逃出維也納的,又是如何從奧地利逃到法國的。但用屁股想也知道,法國人的手已經伸進了維也納,甚至都到了弗蘭茨的身邊。
只不過杜阿爾特遠沒有法國間諜想得那么重要,尤其是這位多米尼加的前總統先生甚至不愿意同意路易菲利普提出的一些小小的“附加條件”。
這讓這位奧爾良王朝的當家十分不悅,只不過讓他更沒想到的是杜阿爾特竟然還敢催促法國盡快出兵。
此時以老帥蘇爾特的內閣堅決反對路易菲利普重回海地的計劃,在這些經歷過海地獨立戰爭的老將們看來這種行為就是在作死。
海地島上有兩個國家,一個海地,一個多米尼加,前文講過,這里不細講了。
要知道海地曾經連續打敗西班牙、英國、法國三個強大的殖民國家,先后殺死了十幾萬白人,之后更是奴役了一個白人國家。
任何一個列強都不敢對其輕視,法國內閣甚至都懷疑這人是奧地利故意放出來的,畢竟他們沒有收到任何有關奧地利人準備對海地動手的消息。
雖說杜阿爾特的聲望不低,但是沒有一個政客想和這種蠢貨做交易。更別說佩德羅桑塔納早就派人和法國接觸,想要借助后者的力量對抗海地。
一個徒有虛名,一個大權在握,誰都知道該怎么選,但是多米尼加這個國家實在不值得那么大筆的投入。
萬一法國再在海地損失35萬軍隊,恐怕蘇爾特首相就可以提前退休了,畢竟之前的盧森堡危機和阿爾薩斯洛林事件已經讓他名譽掃地了。
第一次讓杜爾德和基左背鍋,上次有格魯希背鍋,下次還有誰誰有這個分量國王陛下可是個不粘鍋,人家是法蘭西第一公民,道德楷模,那就只剩他這個拿破侖時代的老古董了。
不只首相反對,財政大臣更是高舉著赤字報表,現在法國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阿爾薩斯洛林之戰刺激到了軍方。
陸軍大臣亞歷山大莫蘭要求一系列軍事研究項目立刻上崗,同時要求全面更新裝備,以及繼續增加常備軍數量,否則他就沒法保證法國的安全。
亞歷山大莫蘭歷史上1845年上位,但是此時法國的發展要比歷史上要快很多,蘇爾特年紀大了,再加上太多事情要忙,沒法主持陸軍改革只能讓位給年輕人。
此時法國的常備軍數量已經躍居歐洲第一,62萬相當于普奧兩個列強的總和,隨之而來的則是離譜的開銷。
法國海軍光是為殖民地運送兵員、補給的船只就有一千艘,再加上他們經常打硬仗,這消耗就會呈幾何倍數增長,法國的軍費此時也是歐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