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西西里人都是黑幫,小偷,騙子,真希望帝國政府想個辦法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說話的人是一個面白無須,皺紋很重的老者,搓手時喜歡露出那一口黃澄澄的金牙,他便是米蘭城的商會會長維拉尹瓦爾。
他說的并不是假話,大批外來移民的到來確實影響了當地的秩序,但他說這些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公義。
實際上是外來者自成勢力,不愿繳納會費,又和他們搶奪市場。而政府官員們并不在乎他們之間的競爭,只要有人繳稅就足夠了。
這位所謂的米蘭商會會長,過去就是一位包稅商人。他所干的事兒便是承包稅收,然后賺取國家和民眾之間的差價。
不過隨著拿破侖戰爭的結束,包稅商的時代也終結了。
現在都是由政府直接收稅,但這位商會會長在當地依然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同時還有奧地利帝國的爵位,這就為避稅了可能。
當時的奧地利帝國情況非常特殊,貴族傳統上有著不納稅的權利,不過由于約瑟夫二世的改革貴族也被納入了納稅人的行列,然后便是貴族們萬眾一心推翻了皇帝和他的改革。
有趣的是在接下來的拿破侖戰爭中奧地利的貴族被打得一敗涂地,然后由一個最保守的皇帝弗朗茨二世重拾了他大伯那項最激進的改革。
不過由于一大堆歷史問題,一部分貴族確實有減免稅收的權利。
比如皇族和匈牙利的貴族就有免稅特權,而在內塔來尼亞和北意大利,哪怕是梅特涅親王也必須交稅,但爵位在男爵之上的有一定數量的減免。
實際上奧地利的貴族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爵位的,只有一個名譽頭銜,這些人在稅賦上并沒有減免的特權。
之前那位米蘭商會會長就是用他家族的爵位幫人避稅,具體流程就和明朝時的投獻差不多。
奧地利帝國明令禁止這種逃稅行為,然而規則在制定的那一刻就注定為違反者了巨大的利益。
這時一定有人會問了,能避稅,那些外來商人為什么會不同意呢大家都是意大利人,完全可以合作共贏一起坑奧地利么。
但這種做法對于那些外來者的風險太高,而且這位尹瓦爾先生的名聲確實不好,他經常會無故侵吞別人的財產,借口很多從違約到隨地吐痰都能用上。
然而現實是尹瓦爾吃得越多,別人就越怕他,稱呼也從“吸血鬼”變成了“先生”,久而久之他便成了當地一霸。
直到奧地利搞出了亞平寧關稅同盟,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北意大利地區,這些人中不只有勞工,實際上還有不少商人和工匠,以及受到的流亡者。
其中以兩西西里人居多,這主要是歸功于費迪南多二世的自由主義改革。這位國王想要的是發展經濟和軍事,結果人們起來的第一件事卻是要革他的命。
于是乎這位開明自由派就變成了最殘忍、最堅定的保守派,然后隨著北意大利地區經濟蓬勃發展,大量南意大利人前往當地謀生。
而且實際上北意大利地區的風氣是相對開放的,思想的管控上也比較寬松,奧地利人在此地相比穩固統治,更喜歡搞錢,主要是拿破侖戰爭之后國家太窮了,著名的四角要塞都因為年久失修防御力大減。
書歸正傳,這些外來者有錢有技術,再加上奧地利的好政策,以及商路的打通和殖民地開發這兩股東風,他們大有后來者居上的氣勢。
于是乎,那些地頭蛇就不爽了開始各種搞事。然而好巧不巧這群人揍了拉德茨基元帥的長子,又好奇不巧地引起了維也納方面的注意。
結果一道“惡人必不該被縱容,好人必不該蒙冤”的御令把本地最大的黑幫給滅了,市長加布里埃爾卡薩蒂、戴爾芒達院長來昂納多神父,還有一大堆被牽連的當地豪紳。
所謂的強龍不壓地頭蛇,那是因為蛇沒有冒頭去主動招惹龍,否則不過就是一團爛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