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克帝國也不得不放棄其宣稱,降為王國,受英國東印度公司管理,全面實行殖民地的來特瓦爾制。
來特瓦爾制是英國殖民當局在印度實行的一種土地稅收制度。“來特”是印地語對農民的稱謂。
十九世紀初,英國殖民當局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直接向農民征收占收成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土地稅,到了后期甚至發展到土地收成的三分之二。
實際上這是一種土地兼并的手段,同時也是印度次大陸人口增長緩慢相對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國攻占古吉蘭瓦拉錫克首都的消息傳來之后,僅僅過了幾個月的時間,那些印度土邦的叛亂就銷聲匿跡了。
沒錯是銷聲匿跡,因為那些土邦王公們根本就不承認參加過叛亂,他們不過是為了“自衛”而已。
然而那些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英國人還在源源不斷地登陸印度次大陸,他們可不是來看戲的,他們是來打仗的,是來賺錢的。
但是沒有仗打又怎么賺錢呢
于是乎印度次大陸上戰火重燃尤其是那些沿海地區和富庶的城市,印度的富商們也都受到了紅衫軍“親密”的保護。
不過不管怎么說英國總是保住了印度這顆大英帝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但是在歐洲方面的力量的空虛,讓英國政府的對外政策和態度不得不發生轉變。
這對于一直主張削弱奧地利帝國的斯特拉特福子爵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畢竟在斯特拉特福坎寧眼里只有一個虛弱的奧地利才最符合英國的利益。
如果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看,斯特拉特福坎寧的這種看法簡直荒謬。
歷史上無論是俄國、法國、還是新大陸上的美國,抑或是遠東的清國和尚未崛起的普魯士,似乎都比奧地利帝國這個一戳就破的洋娃娃更具威脅。
但在坎寧眼里則是另一番景色,奧地利帝國脫生于神圣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聯統過西班牙,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殖民帝國。
梅特涅主導了維也納體系,他還害死了自己敬愛的兄長喬治坎寧。梅特涅讓俄、普、奧三國組成了神圣同盟這是對英國的挑戰。
法國受困于維也納體系,無法威脅到英國的霸權,甚至還有被奧地利侵略的風險。
但實際上維也納體系對法國的束縛性一點也不強,歐洲部分更是沒有遭到任何削弱,法國人一直計劃著侵吞德意志的來茵地區,同時時刻準備再臨北意大利。
俄國則是一個非文明國家,他們的文明不值一提,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簡直就和野蠻人無異。
俄國人只會喝羅宋湯英國老只配仰望星空
實際上的俄國,歐洲憲兵,60萬常備軍雄踞近東,國土面積橫跨亞歐大陸,700萬的人口幾乎等同于英法普三家總和。
正是在這種奇葩觀點的指導之下,再加上弗蘭茨的橫空出世,導致大英帝國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危機之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