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所謂的速度優勢,更多體現在內海和短途海戰。因為早期明輪的大部分都暴露在水上,所以船顛簸得厲害起來。
一旦遇到大風大浪就可能會使明輪攪水能力下降,從而使動力減少,甚至會形成空轉或者是發生機械故障直接使明輪失靈。
除此之外,明輪比起奧地利海軍此時使用的螺旋槳更消耗燃料,但是速度卻要慢得多,所以弗蘭茨并不太在意法國海軍。
言歸正傳,智商在線的梅特涅親王還是很可怕的,他雖然對英國人這么多年來首次釋放的“善意”感到激動。
但是梅特涅親王并沒有不管不顧地踏入到這個天坑之中,相反他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并將皮球踢給了對方。
尤其是在戰利品的劃分上,梅特涅主張索取島嶼西部,而不是英國人說的東部。
索取的理由也很直接就是沒錢,東部的礦產資源確實很誘人,但是距離奧地利帝國太遠,而且所需的資金太過龐大,短期內無法支付這筆費用。
而西部的港口則更靠近奧地利的殖民地,管理起來相對方便,還有現成的港口可以直接收取費用。
這毫無疑問是一步險棋,因為這對英國人來說這絕對是跳臉行為。在蘇尹士運河尚未開通的此時,馬達加斯加島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東非、南非、印度洋、好望角全部都在其輻射之內,尤其是對東南非洲和印度洋的海洋霸權有著非凡的意義。
英國高層自然不可能接受這個提議,氣得羅伯特皮爾直接就將協議摔在了地上。
這倒不是這位首相大人脾氣不好,而是亂七八糟的事情太煩心了。
愛爾蘭的饑荒,倫敦的瘟疫,蘇格蘭地區干旱結果又弄出了一個尼斯湖水怪搞得人心惶惶。
尼斯湖水怪的傳說便發祥于蘇格蘭。
最操蛋的是本該今天結束的第一次毛利戰爭,在此時異變突生一支300人的英軍隊伍居然被當地的部落埋伏并生吃了。
現在新西蘭最有名的便是充滿野性的毛利戰舞,這種舞蹈被一些西方媒體稱為最震撼人心的舞蹈。
但是十九世紀的新西蘭、毛利人可不是什么有趣的詞語,因為和其聯系最緊密的便是食人文化,當然這也很震撼人心就是了。
加上這三百人的傷亡,英國人在新西蘭島上已經損失了超過一千名士兵。不過比起一千這個數字,那些人的死法才是麻煩。
羅伯特皮爾無論是繼續戰爭,還是將部隊撤回都將遭到對手的口誅筆伐。
繼續戰爭那肯定就是讓年輕人去送死,而選擇撤退則會被認為是讓土著人嚇破了膽,同時也損害了大英帝國的利益。
相比之下愛爾蘭的饑荒和倫敦的大瘟疫則要好“解決”得多,前者可以用宗教的觀點解釋。
那就是此時在愛爾蘭發生的大饑荒,是上帝對非選民和懶惰者的懲罰。
沒錯當時的主流觀念認為,人窮是因為有罪和懶惰,以及道德水平不高和不夠虔誠。
所以每當英國的資本家們看到災民的時候,只要默念一聲“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們又能道心堅定地繼續不干人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