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一世并不是白癡,他知道最近發生的種種都是奧地利方面的報復,但和英國瓜分世界是他的夢想。
同時要完成羅曼諾夫王朝的光榮與夢想,他也只能犧牲掉奧地利帝國這個盟友了。
“那么英法呢”
“英法的民間銀行看到奧地利人都撤資了,他們就更沒信心了都有樣學樣,條件比奧地利人還苛刻。”
雖然俄國一直在封鎖國內發生叛亂的消息,但是列強們都在圣彼得堡有自己的眼線,此外弗蘭茨還可以借助各國的報紙散布這些消息。
所以此時俄國的情況讓各國的民間商人根本就沒有信心,同時也沒有膽量去和其做生意。
“那國家銀行呢”尼古拉一世不死心地繼續問道,實際上他也十分厭煩商人,在其眼中那些人既沒有道德底線,又沒有膽量。
“英國人宣稱只有我們廢除了和奧斯曼帝國簽訂的溫卡爾-尹斯凱來西條約,才會考慮和我們談生意”
氣得尼古拉一世險些當場砸桌子,只不過他身邊并沒有桌子可以讓他砸。
“該死的英國老我明明坦誠相待,他們居然還想空手套白狼”
這么明顯的外交辭令上的錯誤自然不可能出自老謀深算的英國外交部之手,實際上其原話是
“只要俄國廢除了和奧斯曼帝國簽訂的溫卡爾-尹斯凱來西條約,我們就會向他們放款。”
雖然同樣是陷阱,但是弗蘭茨不太清楚尼古拉一世和俄國那茫茫多的親英派會不會上當,畢竟歷史上他們就信了英國人的鬼話,結果差點把自己玩死。
所以弗蘭茨并不想冒這個風險,于是乎便對一些俄國官員進行了賄賂,將只要,就;換成了只有,才。
要是如此明顯的坑,俄國人都往里面跳,那弗蘭茨只能改變策略,換個盟友,或者讓俄國換個主人。
法國無論是路易菲利普,還是關在監獄里的拿破侖三世,他們都有明確的目的,而且更容易溝通。
因為他們背后都有著不同的利益群體,個人的意志將會被大大減弱。雖然也帶著強烈的個人風格,但總歸是可以談的。
然而俄國卻完全不同,沙皇的個人意志完全可以左右國家的政策,和這種盟友一起讓人十分沒有安全感。
至于換個沙皇,弗蘭茨不做考慮,因為此時的皇儲亞歷山大二世還是個徹頭徹尾的自由派。
雖然歷史上亞歷山大二世被稱為“最后的偉大沙皇”,但那是長期不斷摸索成長,再加上尼古拉一世戰敗自殺強烈刺激的結果。
如果強行讓其登上歷史舞臺不確定性太大,萬一魯莽地進行自由派改革,到時候可能整個俄國都會散架。
廢除和奧斯曼帝國簽訂的溫卡爾-尹斯凱來西條約,那就等于葬送了幾代沙皇的努力,這一點尼古拉一世在弗蘭茨反復提醒下是十分清楚的。
既然英國人不行,那么法國人呢
尼古拉一世繼續問道“法蘭西的條件呢”
首相尹拉里昂其實也收了法國人的錢,他清了清嗓子說道。
“法國人愿意把錢借給我們,但是他們需要我們用阿拉斯加作抵押。”
尼古拉一世和緬因科夫親王面面相覷,其實阿拉斯加這塊地方雖然很大,但是對于此時的俄國來說完全是個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