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之路比斯捷潘·赫魯廖夫想的容易,那些奧斯曼人似乎深知窮寇莫追的道理紛紛選擇了避讓以免激起俄國人的兇性。
這讓斯捷潘·赫魯廖夫更加疑惑,他不確定自己決定的正確性,更不確定奧斯曼人到底有什么意圖。
其實斯捷潘·赫魯廖夫有些想多了,他之所以會遭到圍攻完全是火箭彈引燃了宮殿。
讓那些本來處在觀望態度的人坐不住了,畢竟再怎么說他們也是奧斯曼帝國的臣民,奧斯曼帝國如果真的完蛋了他們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之前這些人之所以不著急,主要是覺得穆拉德五世手握近萬兵馬就算再不濟守住皇宮應該也沒什么問題。
然而俄軍這一頓火箭彈下去,直接來了個玉石俱焚。托普卡帕宮本就建在高地之上,再加上此時的熊熊大火自然是分外顯眼。
所有人都知道俄國人是個什么德行,哪怕現在俄國還沒占領伊斯坦布爾,劫掠和屠殺就已經開始了。
現在俄國人的軍紀便敗壞至此,很難想象當他們完全占領伊斯坦布爾之后會怎樣。
雖說整個伊斯坦布爾稍微有點實力的家族在戰前就都收到了俄國人的保證,沙皇尼古拉一世承諾只要他們愿意投降俄國就可以保持他們的領地和在其領地上的權利,甚至可以獲得一些貿易特權。
不過真正相信俄國人承諾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這不過是俄國人安撫他們的手段。
等到局勢穩定之后難保不會對他們動手,畢竟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鼾睡?
于是乎各方勢力便開始不遺余力地增援托普卡帕宮,畢竟只要皇宮守住了,穆拉德五世最多只會斥責他們一頓,但要是俄國人贏了他們的下場可就不好說了。
另一方面穆拉德五世派出去接管城防衛戍司令部的阿卜杜拉可是相當忠心,一直都在不遺余力地支援皇宮。
只不過他也需要時間掌控軍隊,但此時皇宮方向已經燃起大火,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城防軍的素質再差,人數也在擺那里,俄國人不可能假裝看不見。
除此之外還有斯捷潘·赫魯廖夫自己的問題,他的一些操作過于想當然。斯捷潘·赫魯廖夫覺得允許士兵劫掠就能提高士兵的斗志,而進在短時間內壓垮敵軍。
然而現實是那些俄軍官兵根本等不到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結果自然是讓俄軍本就沒有多少的軍紀變得蕩然無存,原本的精銳部隊瞬間變成了精銳土匪。
前方斯捷潘·赫魯廖夫一直在督戰士兵們不敢怎么樣,但后方那些俄國兵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俄國兵沖向街道兩側的民居和店鋪,破門而入之后便開始尋找一切可以帶走的東西。
精美的瓷器被當做飯碗、尿盆,華美的絲綢和昂貴的羊毛地毯直接被當成燃料,不過士兵們的第一目的始終是金銀珠寶,其次才是佳肴、女人。
在宗教、政治等多方面的宣傳之下俄國兵對于奧斯曼人沒有半點憐憫,他們甚至覺得這些東西本就該屬于俄國,是奧斯曼人竊據了數百年。
“是時候還賬了!”
這是俄國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俄國兵所過之處幾乎沒有活口,只有一些年輕女人被關了起來。有些俄軍士兵甚至根本不想等便開始了發泄,其他人也有樣學樣。
這讓外面那些還在浴血奮戰的俄軍憤憤不平,畢竟普通士兵根本看不到全局,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發生的事情。
于是乎雙方開始了攀比,道德和紀律完全被拋棄。結果就造成了另一個惡果,那就是打擊面過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