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
沉重。
緩慢。
不可阻擋。
這些概念出現在蟲巢意志的思維中,它意識到雖然這場消耗戰無論如何都會輸,但在大平原上進行純粹的對拼會輸得更快。
那些鐵人戰體就像蟲族曾對付過的許多戰爭機器一樣,精密,冰冷,可靠,總是有許多應付新局面的預定手段。
只不過鐵人比那些戰爭機器更精密,更冰冷,更可靠,手段也更多。
由于鐵人的無機質軀體特性,它們可以使用許多種像是自殘但實則不是自殘的戰斗手段。
但是,無論控制這些鐵人的是誰,它都有點過于依賴鐵人本身的特性了。
這些金屬戰體過于沉重,無法使用靈巧的戰術或許是它們的弱點。
分析完畢后,蟲巢意志開始使用戰術。
一部分蟲群從蟲海中分離出來,沿著陸地板塊的地形迂回奔襲鐵人部隊的側翼。
那些此前曾無數次俯沖撲向鐵人但沒有任何用處的飛行戰獸們,也接到了新的命令,它們開始作為誘餌牽制鐵人。
起初戰術有了一定效果。
二十只暴君率領著數億的蟲群繞到了鐵人們的側方,然后在它們反應過來之前沖過去。
就像之前一樣,鐵人部隊沒有陷入慌亂或是立刻改變戰術,它們仍然繼續前進,但開始向同伴釋放電弧和可燃氣體,并用這種敵我不分的手段快速消滅了大量繞過來的蟲群。
可是鐵人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代價,在被打個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至少有十萬具戰體被生物兵器破壞,只有一簇數據流離開戰場回到母艦內重生。
聰明。
主控智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它得承認戰術是自己不擅長的。
畢竟自從出廠誕生以來,利維坦母艦就只進行過兩次戰斗。
一次是打瘟疫行尸。
一次是現在打泰倫蟲族。
根本沒有多少資料可供主控智能研究出戰術來。
但作為一個人工智能,主控智能也有其優點。
調取戰斗數據。
指定目錄類別為卡迪亞之戰。
限定范圍至高堡主克里德。
數據導入。
海量數據被從信息庫中導入進主控智能所在的裝置內,就像是給一個人類換了個腦子一樣,主控智能瞬間變成一個戰術天才。
這些指揮戰斗的資料全部來自于卡迪亞之戰,來自于卡迪亞之戰中曾指揮常規陸軍和泰隆陸軍的至高堡主克里德。
泰隆陸軍在接收到克里德的命令時,他們的動力甲收集了命令數據,并在之后的戰斗中同樣收集數據,這些數據匯聚成一個可供取用的數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