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看著留下的人情,感覺這也是自然。
人情是中國古典中最有成就的流派,從鼻祖金瓶梅開始就佳作頻出。
清代人情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千古奇書紅樓夢,并且從人情中衍生出了諷刺儒林外史官場現行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歧路燈孽海花等等每一本都堪稱傳世經典。
王文龍把這些名字全部寫在稿紙上,最終在儒林外史之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圈。
儒林外史雖然沒有達到紅樓夢的高度,但這本的故事同樣是廣為流傳,后世誰不知道范進中舉
這么高的傳播力,足以說明這本在民間的影響。
而更重要的是王文龍考慮到這些背后的政治風險。
寫紅樓夢轟動肯定是轟動了,但又是戎羌又是朱樓水國的,隨著女真的一步步崛起,里頭的許多暗喻肯定會被人看出來,現在寫這玩意兒無疑于給自己找麻煩。
至于官場現形記,諷刺力度未免太過辛辣,王文龍真怕被人查水表。
唯獨儒林外史這書嘲諷了此時世上儒學的許多荒謬之處同時諷刺的又都是那些見利忘義、裝腔作勢、沽名釣譽之輩。
這些人的德行上有絕對的污點,哪怕是老學究也只會承認這些儒生的行為確實離譜并對書中人物大加撻伐。不可能出來維護他們。
選定了書籍,王文龍就開始準備抄書。
王金貴為了讓王文龍安心的抄板給他弄了一大坨的油煙墨,正好拿來寫書。
磨了十幾分鐘墨才磨好,王文龍卻已經是手腕生疼,心想自己有錢后哪怕不整出一個磨墨機來,起碼也雇上幾個人幫自己磨墨抄寫,再不受這苦了。
他一次性磨了一大海的墨,這種手磨墨可以多弄一些,即使墨汁干了,只要將毛筆蘸了清水到硯臺中涂抹不一會兒也能化開使用。
王文龍將狼毫蘸飽墨,就開始下筆。
剛開始回想著內容,王文龍突然感覺自己眼前出現一個無比真實的場面,學校圖書館里他雙手捧著一本紙頁發黃的儒林外史正在仔細。
前世經歷過的場景就仿佛畫面回放一樣在眼前展開。
對于前世的東西印象這么牢難道這是穿越帶來的金手指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王文龍發現一頁一頁的都清晰的出現在眼前,連斷句都給他分好了。
王文龍發現自己可以直接動筆抄,只需要把簡體字轉化為繁體就行,作為古代文學專業的畢業生,這點技能自然是有的。
王文龍下筆如飛,文不加點,等到晚上王金貴收工來叫王文龍時王文龍已經把儒林外史第一章的書稿給抄了出來。
他把宣紙鋪在案上等待晾干,直接鋪了滿滿一桌子。
王金貴是個厚道人,看見那一桌書稿雖然有些心疼筆墨但是最終也沒說什么,只叫他來吃飯。
王金貴的兒子也是刻書匠,半年前被人請到南京做刻板生意去了,兒媳也一起去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