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代不同細節肯定相差極遠,但是王文龍知道鄧志謨根本沒有機會去證實,也就不怕牛皮吹破了,什么轟動講什么。
“那暹羅國中有一種巫師,專門收集小兒的尸身制作成神像,稱之為古曼童。當地人以為這種小鬼心智不成熟,只要對其供養,逗得古曼童中的小鬼開心,那小鬼便會如同小孩一般,愿為主人取得錢財或是滿足心愿。想要得到橫財者,多供養此物。”
鄧志謨聞言皺眉說道“暹羅國想必沒有正派的僧道,否則怎會讓這種邪法大行于世”
王文龍搖頭笑道“這暹羅國上下都極為信佛,甚至該國習俗,男子七歲之后都要剃度當一段時間沙彌。”
鄧志謨嘖嘖稱奇“這又奇了。他們既然信佛,又如何有這許多陰詭之事”
王文龍拉開話匣子“暹羅國離著印度極近,印度便是古時的天竺了,佛教影響是極深的。”
鄧志謨頗為驚訝“我常聽人說這暹羅的名字,卻不知原來西天佛國與這暹羅國竟是連著的。”
王文龍又道“如今印度早已沒有多少人信仰佛教,不光是當年唐僧求學的那爛陀寺早已荒廢,就是佛祖當年涅槃的菩提樹、講經的鹿野苑也已淹沒在荒草之中難以找尋了。”
鄧志謨是信佛的人,聽聞不禁連連嘆息。
他又問道“既是佛門凈土,為何天竺之人卻不信佛教”
王文龍不好當著鄧志謨這么一個信佛的說佛教還是從印度教里頭分化出來的,真要說起關系得管印度教叫祖宗。
他只能含糊道“印度之地文字語言并不統一,王朝分分合合,也沒有設立史官的傳統,百姓都以口耳相傳的史詩當做歷史。時間久了竟連自己古代王朝都不知曉,佛祖涅槃去今一千多年,他們竟而忘記也是有的。”
他又說“如今便是要尋找那爛陀寺怕也需要通過查詢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對應上實際位置才能得知具體地點了。”
鄧志謨聞言瞬間對那所謂的天竺佛國感到萬分失望,作為儒生他實在無法去崇拜一個連歷史都沒有的國家。
繼而他卻又對玄奘法師產生無比尊敬,覺得天竺人自己都忘記的歷史卻被玄奘法師記載下來,連外國人都要去他的書中尋找自己的歷史古跡,可見玄奘法師之偉大。
鄧志謨決定要去找來大唐西域記好好看一看。
說來好笑,雖然是書坊作者、神魔作家,但是鄧志謨居然在與王文龍交談之前還不知道大唐西域記這本書的存在。
而對于隨口就能說出這些書名的王文龍鄧志謨則是由衷敬佩,只覺得王文龍見多識廣、博覽群書。
鄧志謨熱愛讀書,到建陽來做文人除了為掙錢之外也是被常到書坊之中能夠接觸更多的書籍這一優勢所吸引。
但是他只是依靠著幾個書坊看書,怎么比得上接受過后世信息轟炸的王文龍。
后世人能接觸到的信息的數量遠比遠遠不是這年代的人能夠相比的。
古代就算是永樂大典,四庫全書這種古代的超大部頭書籍也不過是不到十億字的規模。
后世隨便一家大學圖書館藏書就輕易超過五十萬冊,哪怕每本書都只有十萬字,一個圖書館的館藏也就能輕松超過永樂大典或是四庫全書的字數。后世隨便一個普通人所擁有的資源甚至就能超過此時的皇家。
后世人的問題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每天打開手機就是海量的信息涌入,看都看不過來。
經歷過知識爆炸時代的王文龍腦海中知識的豐富程度自然是鄧志謨拍馬也趕不上的,稍稍交談便能讓鄧志謨頗為佩服。
鄧志謨心中佩服,張口問道“王兄這次回來可是想要進場科考”
王文龍臉上露出慚愧之色“不瞞鄧兄,我父親雖然在夕陽請了一個秀才工給我開門,讓我懂得一些文字,看了不少雜書,但是我卻實在沒有寫八股的本事,今日央求伯父請了鄧兄前來,其實乃是我想寫一部,想要請鄧兄幫忙看看。”
鄧志謨早已經把王文龍引為知己,聞言道“我還倒是什么事情,原來只是看書,這有什么好求的賢弟盡管拿來。”
王文龍道聲謝,進屋把儒林外史第一章的書稿拿了出來,鄧志謨接過之后表示自己回去就拜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