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聚雖然看過葡萄牙國史,覺得這些歐洲人比想象之中還要狂熱,但是總還抱有一絲希望,認為他們見識過大明的厲害之后就不會再做它想。
聞言王文龍卻是搖頭道“藩臺以為那些紅毛人為何不敢再入侵大明”
“他們打不過,勞而無功,平白損失人命,自然不會再來。”
“是了,但他們若是感覺自己打得過呢”
徐學聚一愣,他還沒有理解王文龍的意思。
王文龍干脆解釋說道“近幾年隨著歐洲各國走向海洋,紛紛搶占航道,海上斗爭漸漸增多,為了戰勝對方他們都在盡力發展海戰技術。”
“西班牙如今已經有了一百五十艘大戰艦,平均每艘戰艦有二十余門大炮,艦隊士兵超過萬人,自稱無敵艦隊。英國為了跟他們爭奪航道,也組織起同樣數量的海軍隊伍,現在這場大海戰只怕已經要打出結果。”
“經過這樣大戰,歐洲人的造船技術肯定更進一步,他們多半會發現自己的海船更加船堅炮利,自然會野心膨脹,想要用武力侵占更多地方。至于他們新造的船炮能不能打贏大明,藩臺也看過葡萄牙國史,你說對于這些海商會如何想”
徐學聚接話道“對于這些歐洲海商來說,自然是冒險一事,若是成功就能得到潑天富貴,若是不成功,無非也就是拼卻性命罷了。”
他說完之后就完全明白,但緊接著卻是呆了半晌。
現在王文龍所寫的葡萄牙國史出版的只有上半部,還只是寫到葡萄牙早期的開拓歷程,沒有涉及后來歐洲各國的海上爭端。
徐學聚在上半部書中看到的葡萄牙艦隊規模無非就是幾艘帆船,數百人的樣子,這就已算得上遠征。
這樣的團隊規模甚至比不上大名普通海商大規模遠洋貿易的場面。所以徐學聚也從來不把這些葡萄牙人的武力當做一回事。
可這時他卻突然聽到王文龍說,歐洲人的海軍已經發展到可以一次派出數以萬計的士兵的程度,一時間當然有些接受不了。
從一支船隊只有幾百上千人,到一次能派出數萬人員遠航,這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徐學聚也知道大明還防的水平,此時大明絕對是沒有這樣的航海能力的。
徐學聚驚訝說“只是短短百年間,歐洲人造船技術居然能有如此變化”
王文龍點點頭,明白對于此時的大明官員來說,很難接受世界是在不斷發展的這一事實。
大航海之前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太過于緩慢,一代人的時間簡直看不到什么有意義的技術突破,所以在明代大多數讀書人眼中,打仗還是靠將領的勇猛,至于技術進步帶來的戰場變化,他們幾乎不做考慮。
就憑王文龍跟這些讀書人的聊天,他很相信在此時的眼中關公戰秦瓊絕對不是不可思議的事,甚至許多人都會津津樂道的討論,兩人打起來究竟誰會贏。
而實際上關羽時代連馬蹬都還只有雛形,秦瓊卻是李世民玄甲兵的領導,率領的是唐代的鐵甲重騎,兩邊的技術裝備都有代差,真要打起來,兩人武力值先不要說,就憑關公時代的騎兵的武器恐怕都砍不進秦瓊的盔甲。
徐學聚思索了半天,問王文龍道“若是如此,先生以為如何能保得福建百姓安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