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聚幾人商量一陣,覺得瓜菜代可行,王文龍又強調如果確定要實行此法必須要趕快行動,現在已經進入十月,再晚一些幾乎就沒有多少蔬菜可以種植。
于是沈有容急忙趕回福州將這個辦法報告給金學曾,陳經綸則因為農學家的身份,所以受到徐學聚邀請留在泉州參與后續事宜。
農歷十月過后正式入冬,萬歷二十七年的冬天并不平靜。
九月末,土默特部進犯錦州、義州,大肆搶掠。
大明人士只以為這是因為今年氣候不好,所以這些蒙古的部族又再次來打草谷,唯獨王文龍聽到消息之后明白,這是因為此時東北的林丹汗正率領察哈爾部與努爾哈赤的后金進行戰爭,這些土默特部被林丹汗東遷到遼東地區,成為東土默特防備后金。
土默特部人生地不熟,遇到寒冬怕熬不過去,于是搶掠大明州府準備過冬。
這件事側面說明后金正在飛速壯大。
與此同時,北方的災荒已經驚動朝廷,十月初六,朝廷決定開倉賑濟逃到京師的饑民。但是饑荒仍然呈蔓延之勢,眼看今年冬天不會好過。
同時朝廷卻因為要對播州楊應龍用兵,還在增加四川和湖廣兩省的田賦總額,只看消息就知道今年能用來調撥救災的糧食不會富足。
入冬之后福建終于開始普遍降雨,苦雨打的沿海地區百姓瑟瑟發抖。
百姓普遍咒罵,這雨但凡能夠早半個月下來,今年的秋收將是另一個局面,到秋收時節才下雨,非但不能補益,作物反而使得谷子曬不干容易霉病。
但雨水畢竟緩解了土壤墑情,徐學聚長舒一口氣,如果再不下雨,變成一年的連旱,那么王文龍提出的瓜菜代也沒有實行可能,種蔬菜也是需要水的。
自從確定要實行瓜菜代之后徐學聚就讓陳經綸和當地農官討論要種植什么瓜果蔬菜。
農歷十月份已經入冬,可以種植的菜蔬種類其實非常有限,陳經綸和當地的勸農官也是第一次主導這樣的事情,他們列出的第一張單表里面都是一些冬天特有的蔬菜種類。
徐學聚交給王文龍參謀時王文龍一看就知道決計不可行。
因為他們所列出的蔬菜以瓜類和青菜為主,甚至還有一些本地馴化的野菜品種,這些東西只能勉強給人帶來飽腹感,能量含量相當低,吃這玩意兒肯定不頂事。
好在入冬之后漳泉的雨水情況改善,多種作物都可以種植。
王文龍思索一番,另外列出了一份表。
蔬菜的種類不需要復雜,只要能頂事。
王文龍想到的第一種作物就是甘蔗,沒錯,這玩意兒在歷史上也是救糧救荒的重要作物,而且甘蔗在福建就是秋冬季種植的。
而且甘蔗的種植直接把甘蔗的切成小段,埋在土里就可以。
泉州一直有種甘蔗的傳統,只不過種植規模較小,只是作為經濟作物,但這東西是懶漢草,管不管的也能長起來,只不過是含糖量有區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