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城門是四方商賈往來的必經之處,本來人流就密集,而進城門后貨物還要收稅,在城門外擺攤賣貨又有人流又可以不交入城稅收,所以這各城市的關廂都是熱鬧所在。
法華庵宮觀不大,但是占據的這個地方卻也算是風水寶地,信眾往來也很方便。
法華庵今天所做救荒道場請帖早兩天就已經到處散發。
這年頭讀書人口乎圣賢,同時崇佛敬道也已經刻入骨子里,像李鼎這種出名的道士來請,本地人家多半給些面子,何況今天右布政使徐學聚也會來,本地的商人地主自然有機會都要來巴結。
“建陽,我與你介紹幾人。”王文龍一進道觀就被徐學聚招呼過去,跟他一起介紹本地的幾個有名士紳,泉州是海東大藩地,文教極盛,場中能入徐學聚法眼的多半是有些功名的人物。
“這位是黃尚書。”
王文龍聞言連忙整衣見禮“見過黃老尚書。”
黃鳳翔已經六十多歲,穿著一身粗布衣服,身上散發出常年不洗澡的異味,但是卻沒人敢看輕他。
他是隆慶二年殿試第二名,有明一代泉州考中進士的人不少,但是黃鳳翔是第一個考中一甲前三名,也就是進士及第的。
之后又在萬歷初年充任萬歷的經筵講官,萬歷即位的時候才十歲,經筵講官那是真得教小孩子讀書,黃鳳翔說起來和萬歷的感情也算不錯。
他一早就和張居正劃清界限,張居正倒臺之后,黃鳳翔沒受任何牽連,還被萬歷重用,派去管理南京國子監。
萬歷十七年他再次回到京城,重任經筵講官。
這時萬歷已經開始擺爛,黃鳳翔天天上書勸諫皇帝,最開始萬歷還念舊情容忍,直到爭國本之事開始,黃鳳翔又頭鐵上書,終于觸動萬歷的逆鱗,先是罰俸,接著就把黃鳳翔調離經筵行列,打發到南京禮部尚書的位置上去。
黃鳳翔因此心灰意冷,辭官回鄉。
如今黃鳳翔已經回鄉六年,不修邊幅,萬歷幾次想讓他復起,但黃鳳翔都力辭不應。
徐學聚對黃鳳翔介紹說“今天法會上的傳單都是依賴建陽的獻策才能夠這么快的印出來。”
黃鳳翔看向王文龍,問道“那本儒林外史是你寫的”
他回家之后現在主要工作就是讀書寫作,留下大量文字,對于市面上的圖書也是經史子集、雜項無不閱覽,儒林外史他也看過。
王文龍笑道“正是在下拙作。”
黃鳳翔聞言就皺眉“謙虛太過就惹人厭煩,什么拙作說的不盡不實。”
王文龍聽得一愣,還以為自己怎么得罪了他,可接著卻又聽黃鳳翔開始夸獎起他的儒林外史。
王文龍察言觀色一陣才能確定黃鳳翔真對他沒什么意見,終于大概明白他的性格。
這老頭二十歲中舉人,三十五歲當帝師,以后二十幾年的工作單位不是翰林院就是國子監。
他一輩子所見都是讀書人,沒怎么和旁人打過交道,弄得性子直來直去,居然從不覺得自己會得罪人。
這么一個倔老頭怪不得萬歷都拿他沒辦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