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婆婆要開始煮粥,船夫連忙上去小聲跟她說“你多煮一些,這些老爺也想嘗嘗。”
看著葉成學他們出去等待,船夫又小聲跟那老婆子囑咐“隨便添根蘿卜就行,這些大頭巾也就嘗嘗味道吃不了多少,不要浪費糧食,我到時一樣的幫你要錢。”
那老婆婆聞言如實照辦,只是一碗青菜粥而已,水滾兩下蘿卜就熟了,葉成學他們也沒耐心多等,沒等大米開花就嚷嚷著要嘗。
那老婆婆便挑著蘿卜給他們舀了幾碗,葉成學看到這一碗粥來的古怪,沒有幾粒米,更像蘿卜湯,偏偏湯里面還沉著幾條切碎的甘蔗,而且這粥里還放了鹽,喝到嘴里說甜不甜說咸不咸,對這些文人來說哪里能入口,都是淺嘗輒止。
回頭看那老婆子卻是吃的香,只見她先把蘿卜吃了,又夾起甘蔗咀嚼,將甘蔗嚼的都是渣之后才把米湯喝下。
百姓開始種植蔬菜之后最開始也不知道要怎么吃,甚至不相信吃這些個東西就能吃飽,后來是有幾戶人家先斷了糧,餓極了只能拿蘿卜和甘蔗充饑,吃了幾頓發現居然真的能吃飽肚子,農民間才漸漸研究出該怎么把蘿卜、甘蔗、冬瓜等做成主食吃的。
蘿卜和冬瓜有纖維可以飽腹感,但是熱量很低,這粥的熱量來源主要是甘蔗,把甘蔗切成小塊是為了方便將其中的蔗糖給煮出來,為了補充體力,還要在這粥里面放一點鹽巴。
這樣的東西是真不好吃,這種菜粥得等到明年二月份馬鈴薯成熟,用馬鈴薯替代了甘蔗估計口味才能改善。
雖不好吃,可在災荒年間可以救命。
葉成學看著那婆婆將他們覺得無法入口而吃剩的幾碗蘿卜糖水全部喝掉,連甘蔗渣也嚼了咽下,忍不住發出感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啊。”
這時這家的孩子、兒媳也從田上回來,幾個讀書人又跟那老婆婆的兒子詢問“這位救荒瓜菜仙人究竟是誰”
這家的孩兒回答道“我聽人說這位大德的仙公是福州府里頭一位老爺,姓王叫文龍的。”
剛才幾人還在船上談論王文龍的葡萄牙國史,這時突然聽到他的名字全都愣了。
王文龍自己也沒想到,他想出瓜菜代在民間獲得的名氣居然比寫文章還要來得大,而且已經有許多百姓以訛傳訛,真把他當做救荒仙人本尊。
好在也只是百姓如此謠傳,王文龍自己從未說過,加上有道場傳單作證王文龍所說瓜菜仙人是潮州人,再有徐學聚保護,王文龍才能把這東西一推干凈。
要不然王文龍都怕自己被當做迷信頭目給抓起來。
與此同時葡萄牙國史的下半部也已經在市面上發售,所記述的歷史階段葡萄牙終于到達東南亞和東亞,瞬間引起極大爭議。
王文龍在書中直白記錄葡萄牙和西班牙爭奪東南亞的過程,還涉及到澳門、日本以及對大明的貿易,說明了這些國家眼中大明是一塊大肥肉,并講明跟大明做買賣的白銀全部是西班牙人從南美洲的銀礦采來。
他們拿著奴隸采出來的銀礦就能換大明的貨物,簡直一本萬利。
而且王文龍還透露出日后這些國家對大明肯定還有圖謀。
這年代人把紅毛人當成蠻夷,突然發現這些國家居然在圖謀煌煌天朝,瞬間覺得臉上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