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好奇問王文龍道“那些龍骨是何地所產。”
王文龍編故事說道“我曾仔細詢問,那賣藥商販說是產自漳德府西北的洹河南北兩岸,彼處有一村莊。”
見董其昌露出專注神色,王文龍繼續說“我查訪史籍,發現那地方古稱殷地,正是盤庚遷都所在,玄宰公你想,殷商之時已有文字,只是竹簡多年深埋多半腐爛,彼時人制造青銅器的技術也不算好,若是時人真有刻字在甲骨上的習慣怕不就是流傳下當時文字的最佳方式”
董其昌聽著聽著,眼睛越瞪越大,他連忙喚人拿來執筆“建陽請將那地點再說一次。”
王文龍邊說他就匆忙記錄,看樣子顯然等不及就要動身前往漳德府。
對董其昌王文龍不怎么感冒,但是他的確是此時最適合去發掘安陽殷商甲骨的人物,因為他有錢撐得起先期的投入。
董其昌家中豪富,但是家教卻不好,特別是他的二兒子董祖權橫行鄉里,曾強搶人家婢女。
松江百姓不滿董家橫行霸道,說唱藝人編出小曲在街頭嘲諷董家行為,董其昌還親自下場去抓來寫詞曲的生員,將人逼死,生員的母親媳婦婢女上門討公道也被董家的家奴殘忍毆打、當眾侮辱。
董家實在太驕橫,最后在松江落到人人唾棄的地步。
只不過王文龍雖然知道董家的丑事,但是那是十幾年后的事情,王文龍連勸他好好教孩子也沒用,首先董其昌的二兒子如今才八歲,據說暫時還相當老實,其次董其昌自己就是個驕橫性格,他要能聽勸,董家就不會在松江那么招人恨了。
暫時無法可施王文龍只能先讓董其昌先發揮點余熱,將甲骨文給挖出來,憑董其昌的財力,絕對有能力研究。
和董其昌說完話,王文龍又把目光轉向馮夢龍、袁無涯、葉晝則三人。
袁無涯道“建陽此來太過匆忙,若等到春和景明之時,同游花街巷,建陽才知蘇州的風光旖旎。”
聽到三人的話,又想到三人以后的遭遇,王文龍不禁想笑。
蘇州的風月場在此時最有名的就是花街巷和柳巷,至于其余的幽蘭巷、蘇州河畫船之類也是數不勝數。
吳山社名士沒有幾個不風流的,但是這三位都玩的有點夸張,趁著三人還年輕,王文龍想著救他們一把。
他先跟袁無涯勾肩搭背說道“無涯兄固然多情,但是還需惜身。”
幾人聞言都哈哈大笑,袁無涯也是難得臉紅。
這貨蘇州有名的多情,屬于花街柳巷常客,有個名妓即使已經被納做人妾,袁無涯還去查訪人家的地址,一封封給人家寫詩箋。
歷史上馮夢龍對此不禁感嘆“無涯氏固多情種。”
就袁無涯這種做派,沒挨打就算不錯,何況在這年頭秦樓楚館防護措施不當,很容易得病。
接著王文龍轉向馮夢龍勸誡“夢龍用情至深但也要找對人家,一腔心膽不要亂付。”
馮夢龍的臉色也是瞬間變得有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