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在皺眉思考,這時汪文言突然抓住身邊的黃尊素問“黃朋友,你再把孔圣人的話給我背一遍”
黃尊素小聲給他背了一遍禮運大同篇,又稍加解釋,汪文言突然大聲道“我悟了我悟了”
黃道周奇怪問道“你悟了什么”
汪文言激動回答“孔圣人在大同篇里其實已經說了選拔有賢達的人,向百姓傳達禮儀教養目的是讓百姓老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老人可以吃肉,人人都有衣服穿”
“所以選賢舉能不是目的,讓百姓過得好才是目的”
“選賢舉能也好,講信修睦也好,都不過是讓百姓過得好的辦法而已。不必認死理。”
“就像建陽先生在國富論里面說的一樣,若按照適當的方法實行,百姓的收入越來越多,那自然日子就越過越好了,這也是實現大同的方法,不一定要尋章摘句。”
王文龍也不禁驚訝,汪文言這悟性果真是足夠強大,怪不得能以白身左右天下。
他笑著點點頭“其實我的三條主張根本原因在國富論里都有寫明我以為合理的制度應該能夠使得生產力得到發展,至于是否批評太監,不是一定之規,只看是否需要。”
黃道周和黃尊素也終于明白了王文龍的意思。
王文龍的一切目的只為發展生產力,常州的東林黨恨太監入骨,但是王文龍卻并不覺得太監是最大問題如果不和太監斗爭可以更好的發展國力,那留著太監也沒什么關系。
雖然黃尊素和黃道周都受過傳統儒家的教育,對于王文龍的這套理論有些難以認同,但是卻都感到王文龍的主張確實有自己的道理。
唯獨汪文言卻是眼前發亮,他雖然出生歙州汪氏,但是實在沒有受什么儒家士大夫的教育,要不然也不至于去當獄吏。
他指指黃尊素手中的國富論道“我聽黃真長講解建陽先生的書時就覺得很有道理,再聽到建陽先生此言,真有茅塞頓開之感”
汪文言覺得王文龍的這套思想很有魅力,比那些聽不懂的儒家理論實用的多。
王文龍意外看著汪文言,不過轉念一想也就明白,汪文言本來就是個現實主義者,而裝備了他的這一套社會學理論后簡直是如虎添翼也不知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如今三人的疑惑得到解答,王文龍便笑著問起他們三人之后的打算。
眼前三位都是在歷史中有大能為的人物,做事能力都毋庸置疑,王文龍想邀請他們加入報社。
三人卻都不好意思的表示拒絕。
黃道周和黃尊素都表示要回去繼續讀書,不可能放棄科舉之路年紀輕輕加入報社,而汪文言則是婉言推辭,他有點嫌棄報社的工作,他想要有更大舞臺,不愿做一幫手浪費時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