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仙俠
沒過幾天許仲琳找到王文龍表示自己的新作已經有了思路。
王文龍讓他說來聽聽,許仲琳高興說道“你的萬震發這個人物讓我想到我何不也寫一個心思縝密的大惡霸”
“我打算寫一個神醫,他心思惡毒,能夠醫治一切奇怪病癥,比如人家一只手斬掉了,他就去砍了別人的手給他裝上去,一塊肉剜去了,他便從別人身上又補他一塊。”
“這廝財雄勢大手下爪牙眾多,到處拐騙人家男女來肢體”
這陣子隨著魏天爵之死他生前給高宷做的那些丑事也漸漸為人所知,王文龍一聽就知道許仲琳這個殺人名醫的人設是從高宷在福建的惡行之中得到的靈感。
不過許仲琳越說王文龍就越熟悉,半天之后他突然反應過來,這不就是七劍十三俠里面的殺人名醫皇甫良嗎
七劍十三俠作為舊派武俠的扛鼎之作成書于清末,就是以想象力奇絕而為人稱道。
好多后世的仙俠設定都最早在其中出現,如御劍飛行、煉器成丸等等。
而且作者唐云洲想象力驚人,在清朝就已經想象出一個靠移植人體器官致病的神醫“賽華佗”皇甫良,此人人設是養著一群“藥人”采生折割的恐怖反派,一度把主角團毒翻。
但唐云洲畢竟是清末的人,那時已經有機會接觸近代西洋醫學,而許仲琳生活在明代,居然就能想出殺人神醫的設定,頭腦天馬行空的程度又加一層。
除了殺人神醫之外,許仲琳又說了許多人物,每個都有亮點。
王文龍聽得連連點頭,不禁好奇問道“你如何來的這許多點子”
許仲琳笑道“平日里多泡茶,多發夢,閑了讀讀道經,什么三山五岳的妖怪便都入腦子里來了。”
王文龍不禁佩服,他又想到封神演義之中也有許多融會了佛道的設定,終于明白許仲琳的真正本事就在于他強大的設定能力以及恣意汪洋的想象力。
此時人不理解封神演義的強大,但王文龍卻知道,許仲琳的作品直接“代天封神”,硬生生創造出了一個眾神譜系,什么闡教截教、各路神仙的派別流源,在后世都被當成對應神仙的背景故事,甚至讓很多人忘記了這神仙原本的由來。
在后世許多人眼里,財神就是趙公明,雷神就是聞仲,東岳大帝就是黃飛虎,還給東岳大帝像前塑一個黃飛虎的坐騎物色神牛,而佛家廟門前的四大金剛就是魔家四將其實這些神仙在明代之前根本不是這樣的形象。
種種人物,深入人心,鄉下許多請神打把式,都會直接請封神演義里面的神仙上身,其實這些東西全是許仲琳原創的。
許仲琳侃侃而談,編輯部中眾人也都探頭過來,為他宏大的想象而驚嘆。
王文龍提出建議“不若將這些編成一部劍仙”
許仲琳疑惑道“劍仙”
王文龍解釋說“連城訣之中的俠客比著水滸里頭的更加厲害,仲琳先生所描述之俠客又是連城訣之中的人物無法匹敵的,不如就創造出一批半人半仙之類的俠客。”
“在那個世界里,俠客學習武藝便可飛騰成仙,朝游北海暮蒼梧,其中高明人物有焚山煮海之能,也不要再糾結于人世間的小小爭端,直接讓他們去和上古的神獸相斗,屠鳳凰,殺麒麟,斬蛟龍,取龍珠”
王文龍描述的其實就是后世的仙俠概念,直接把許仲琳的思維拉到蜀山世界。
許仲琳聽的眼睛放光,仙俠的世界對他來說發揮空間可比武俠要大多了,他越聽越是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