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卿客點點頭,雙手捧過,稍瀏覽了一眼,便開始念。
沈一貫最開始并不對這文章抱什么希望,只是在那兒閉目養神,豎一只耳朵,但是聽著聽著他就漸漸睜開眼睛。
沈一貫臉露驚訝,而給他讀文字的卿客也是眼睛發亮。
這文章太好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文章水平比如今朝堂之上紛紛擾擾的各派上疏水平,不知要高多少,不光是文采上優勝,在“持論”方面妙到毫巔的把握更是那些大嘴巴的六科給事中以及御史臺官員拍馬也比不上的。
那些個貨只知道用花團錦簇的文章互相攻擊,往往是有棗沒棗打三桿子,求一個可以搏出位的機會,但作為沈一貫這樣級別的官員對于上疏文字的要求則是嚴格的不得了。
閣老的文章字字珠璣,必然經過反復修改,絕對不能有冒昧之言,這樣的文章光是工本費一篇一二千兩都買不來。
而這篇文字居然完美符合這樣的要求。
這是自然這篇文章可是在明史朱賡傳作為朱首輔一生的光輝事跡留下記錄的,可見寫的只好,可以說整個大明二百年多的閣臣文章之中都有一號。
過了一會兒沈一貫也沒法繼續躺著了,他直接起身將那文章拿過來,叫仆人舉了油燈仔細看。
沈一貫越看越是驚奇,最后忍不住大聲稱贊“好文字好議論不想京師之外還有這樣一支妙筆”
沈閣老突如其來帶著家鄉話的一嗓子喊得他身旁伺候的仆人嚇了一跳,仆人手一抖燈油直接滴到了文字之上。
“長些眼睛罷”沈一貫瞬間臉色一變,嚇得仆人手忙腳亂。
而沈閣老居然連忙將文字抱到身前護住,用上好的湖綢衣服將滴落在其上的燈油給擦干凈,打開看見這文章的文字還都清晰,沈一貫這才松了一口氣。
沈一貫的幕僚同樣連連點頭,已是滿臉稱贊“閣老,此文可用”
沈一貫道“我這就辦書信,你親走一趟,拿我的帖子。”
思索一番,沈一貫又搖頭說“叫文書上來擬帖子,趙閣老處我也親自去走”
沈一貫口述讓卿客動筆墨寫了幾封書信,然后沈一貫讓幕僚揣著書信連忙去走訪京中的浙黨官員,沈一貫也親自去拜訪趙志皋。
王文龍的這篇文章實在太好,不光可以讓浙黨一起發力,甚至這篇文章中的論點沈一貫可以和趙志皋一起分享,由他署名兩人聯名上書面面俱到,這就是極品公文的力量
很快京城之中一場串聯就開始了。
沈一貫和趙志皋一起上疏,提出“守成、遣使、權宜”三論。眾臣紛紛跟隨。
和常州文告不同,此三論中正平和又極富可行性,甚至文章還部分包含了王文龍的觀點但因為寫的太好,無論支持或反對王文龍的派系都對這三論說不出任何毛病。
被常州文告掀起的輿論風波瞬間就被統一起來。
齊、楚、浙、昆、東林黨人都被這篇文章驚艷,政治動物們很快找到各自位置,各黨都能接受這篇文章的觀點,于是眾人團結在一起,再次聯合起來一起對萬歷施壓。
朱賡文章之高明事實上摸到朝中所有派系的最大公約數,甚至連萬歷皇帝都對這篇文章生不出太大的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