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上來的是朱逢時的大徒弟,就是剛才演練艮背法的那位,王文龍做了一個起手勢
“兩腳并攏,兩手下沉,下肢半蹲。”
朱逢時的弟子看一眼就學會了,然后重復了兩遍。
王文龍漸漸發現雖然是同樣的動作,但是朱逢時的弟子打兩遍之后雖然動作不變,但是整個人的氣勢都改了。
只見他頭上靈需頂勁,馬步氣沉丹田,雙手緩緩上繃下按,和王文龍自己松松垮垮的起勢完全是兩個狀態,倒是讓他想起當年看的太極拳教學視頻中的示范動作。
王文龍問道“這位師兄如何將動作改成這模樣”
那師兄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把發力改了,生怕王文龍不滿意,連忙說道“我打了兩遍,感覺這動作似乎意要向上力卻向下,非要如此絞著勁來氣脈才覺通暢敢是做錯了”
王文龍卻突然想到了當年看的資料中解釋太極拳起勢要點“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那時候他完全沒在意,此時看了這師兄的動作他突然就明白了果然隔行如隔山,當年練太極拳時他跟著教材都沒學會的東西,人家自學居然悟了出來。
他知道在明白人面前裝相只會出丑,于是點頭笑道“我道門中說太極拳起勢“意在里不在外”,想來就是這個意思,多謝師兄解惑。”
朱逢時見自己的弟子做的動作和王文龍不一樣,原本還以為王文龍會生氣,卻沒想到王文龍居然大度的接受,還說出感謝的話語。
朱逢時一愣,然后便忍不住感嘆說道“建陽公虛懷若谷,高士風范令人佩服。”
王文龍一笑道“我本就不通武藝,正好將拳法交給好手研究。”
夏教中選出的十二個弟子一一上場,選出來的全都是練武高手,王文龍的動作只打了一遍,十二人便全都學會了。
王文龍又將自己知道的拳經內容全部吐露,王文龍的許多動作發力方式都不對,而眾人見王文龍大度,便當場一起分析太極拳的真正用法,王文龍也說出自己記憶之中的教材內容給眾人參考。
很快,整套太極拳的發力方式幾乎都被改變。
比如摟膝坳步這個動作,原本王文龍打出來的時候會把重心后移免得摔倒,但是眾人分析之后王文龍才知道正確的發力應該是重心不變。
朱逢時一邊嘗試一邊親自起身把這動作做了一遍,連環三步,重心穩穩的沉在下盤中央,下虛上實,上虛下實,每一步落腳之時樓板都嗡的一響,手掌推出的時候衣袖都帶著風聲。
不需要會太極拳也能看出朱逢時的發力才是正確的,氣脈中貫,能將全身的力量全都打出去。
而眾人對于王文龍也不敢輕視,雖然王文龍練的不到家,但這到底是人家的功夫。
越是練習內功的人越能感覺到太極拳的奧妙,朱逢時剛才只是打了幾招就感覺身體氣脈貫通,心中已經對這太極拳贊不絕口。
二十四式太極拳全部分析完,三一教中眾人對王文龍早已是感激不盡。
這么精深的拳法無論放在哪個會道門中都是鎮山法寶級別的,王文龍愿意傾囊相授,絕對是莫大的人情。
王文龍也頗高興他啥也沒損失,聽眾人一番分析講解,還學會了太極拳動作真正的發力方法。
三一教分“文道”“武道”,也是有自己的武術傳承的,就朱逢時手下的這些弟子,站出來拿上武器就是軍隊。
王文龍教幾套全路就得到了三一教的友誼,關鍵時刻好處不可估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