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聚聞言也是無奈,因為王文龍說的是真的。
現在雖然英國爭貢之事鬧得沸沸揚揚,但是作為福建官員他最是清楚,這事情只在對內宣傳上有作用,甚至朝廷中還給他們發來密信,要求歸束下屬,不要把這事情鬧成真的對外出兵。
現在民間什么說法都有,有人說要福建出兵去征討呂宋,甚至有人說打到歐洲去,但徐學聚知道那完全就是開玩笑。
明軍陸地上的火器或許還能和歐洲人拉到同樣水平,但造船能力那就差太多了,明軍船上能裝的最先進武器就是弗朗機炮,這東西在海戰之中的射程遠遠比不上歐洲的先進青銅炮。這樣的炮明軍或許能造,但是明軍的船撐不住大炮的后坐力,開兩炮后敵人沉不沉不知道,明軍的船多半要沉了。
徐學聚說道“就怕我們不發難,他先發難。”
王文龍笑著說“我前后想過,這荷蘭人無非是想從我處套出點消息而已,我早就已經不和外洋人聯絡,問也問不出什么,與他虛與委蛇,說不定還能從荷蘭人處誆出點信息。”
徐學聚前思后想“還是不行,他若找不到消息,到時一發起狠來,建陽豈不危險”
王文龍知道歷史上潘秀這些商人也是兩面派,被福建衙門抓到之后,啥話都供出來了,后來還是因為主動幫助福建勸退荷蘭人才被朝廷放走的,這群家伙才沒有膽子對他動手呢,而且也沒必要。
明知自己沒啥危險,王文龍大義凜然道“當年萬里蹈海歸國我一個人也走了來,如今身在大明故土,豈會怕他一個孤身的海外探子”
徐學聚聞言肅然起敬“建陽果真是鐵骨錚錚既如此,便照你說的辦,但你也要份外小心。”
此后幾天王文龍就一直和潘秀周旋,還把潘秀帶去見了徐學聚。
接著又將潘秀安排到旬報做事。
潘秀其實也越做越害怕,他已經有點后悔回到福建,但是箭在弦上,承受巨大心理壓力,還得每天兢兢業業。
為了不讓王文龍對他不滿,他每天上班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對報紙編輯工作無比上心,沒過幾天旬報上下都對潘秀印象極好,覺得他是個極為勤懇的年輕人。
王文龍挺高興,別的不說,光是這工作態度就值回票價,王文龍任他在旬報用心探查。
又兩天,毛文龍果然派人來福建請王文龍,請他去的地點卻不是山東,而是臨清州,從福建去臨清州只需要先到江南,然后走京杭大運河就能到,是此時南北經常用以生意人設立據點的一個聯絡中心。
移民之事已經布上軌道,不需要王文龍再多加操持,王文龍欣然答應。
這段時間王文龍的狄公案連載也結束了,這時許仲林拿著自己構思許久的草稿找到王文龍。
現在讀者已經被王文龍搞出的連城訣甄嬛傳狄公案這些養出了口味,對于通俗的情節安排以及內容設置十分挑剔,原本許仲琳構思許久的仙俠故事相比之下全都流于情節散亂。
最后還是王文龍給出了一個練功奪寶的升級路線,還給了一些人物設定,許仲琳又抱著王文龍的連城訣每日苦讀思索。
最終這本仙俠他從去年來到旬報工作就開始寫,一直寫到今年,幾易其稿,甚至連人設都推翻,又在原本的劇情之中想辦法加入女主角。終于才磨出了這部以主角升級打怪斬殺蛟龍為主題的仙俠。
王文龍后終于認可許仲琳的新作,在完結狄公案之銅鐘案連載后就給許仲琳安排版面連載北海屠龍記。
這書是王文龍前世還珠樓主難得完成的蜀山劍俠傳前傳故事,屠龍刀這件武林法寶的名字就來源于這本。
此書原著寫于民國時期,一些劇情在王文龍看來還是太過于松散,很多后世的爽點也沒出現,王文龍直接對原本的大綱大改,最后給出的故事沒有還珠樓主的那般深刻,卻爽了不少,估計是能得到此時百姓接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